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阮旭升
[导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欠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阮旭升
        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  463000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欠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同时由于高中生具有不同的信息技术水平,所以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难以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在教学研究中,发现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会取得优秀的教学成绩,本文将针对于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高中的信息技术调研表明,学生们由于学习经历和家庭情况影响,所具备的信息技术呈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有效消除这一不利影响,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分层选取适当的内容与方法引导其学习,感受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一、教学目标分层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主要应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分层,根据所分的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传授不同难度层次的知识,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中获取到适当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主要是设定学生学习的标准,从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活动与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要任务依然是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明确每一位同学的信息技术认知水准,进行综合性分析,进行学生分层,再结合教学内容实行目标分层[1]。
        二、针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一)分层次学习知识
        在课堂中实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推进,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依然要保持一致,实现教学过程的统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异,很难实现教学的统一。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师可在完成教纲要求的基础内容教学后,再为不同层次的同学们准备不同的层次的知识教学,引导其个性发展。
        (二)分层次上机训练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重点内容就是上机练习,在上机练习中教师可根据层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教师在要求其完成固定的基础练习上,再适当提出部分要求,提高练习的程度。同时,允许其在完成课堂练习后,自主选取自己喜欢的软件进行学习,帮助其得到个性发展。对于层次中等的同学们,需要其在完成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后,再针对习题练习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单独练习,保证对教学知识的掌握与深入思考。对于能力与基础都较差的同学们,则将课堂练习进行分解,引导其完成其中的部分训练,保证本节课的内容完成,巩固所学。在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中,教师依然要紧紧跟随,保证其完成内容,对于其中所取得的进步,也进行相应的鼓励与肯定[2]。

例如,在学习《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引导同学们如何解决将表格数据图像化的问题,在内容教学完成后的上机练习中,教师可要求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将简单的表格和数据转化为图像即可;对于中等层次的同学,则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图像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层次较好的同学,则让其进行不同种类的图表设计,再完成练习后找寻不同的资料充实自己,并且寻找不同的图表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不同同学的需求,让同学们得到更多的发展与进步。
        (三)分层次运用网络
        在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已经具有了部分网络知识,并且学会运用网络,可以玩游戏与聊天,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其进入学习网站,在学习网站中进行网络冲浪,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中上层的同学,教师给予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其自主在百度中查询各种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网站,在这些学习网站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让同学们运用各种聊天软件进行相互沟通,提高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对于中等层次以下的同学,则需要帮助其了解网络的运用和基础知识,学会如何上网、聊天、发邮件等等。
        三、对教学评价分层
        在高中的教学评价中,依然主要是根据分数作为主要的依据,试卷考察的难度也主要根据所学内容改变。但是由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很多同学即便付出努力,依然难以在考试中获取优秀的成绩,从而导致其无法感受成功的喜悦,丧失自信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并且感受学科的美。所以在教学中,为避免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在教学中多次创设机会,让其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设计分层检查学习效果的方式,对于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评估与鼓励。在考核中,设计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中等较下层次,考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主;能力较强层次,考察其对知识灵活运用的实际操作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行考核后,会对自己的近期学习成果有所了解,并且感受到进步,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3]。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中,发现分层教学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优秀的教学效果,能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多个不足之处,从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进步与提升,这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在保证同学们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让其得到更多的个性发展,从而对这一课程更具有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宇红.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5):58-59.
        
        [2]王隽. 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252-2254.
        
        [3]黄云洁.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26):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