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中学 343400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技术思维对学生技术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技术思维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掌握编程在内的多种技术能力,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技术性、原理性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符合当前信息技术社会的总体要求。此外学生技术思维的发展需要尊重高中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技术支持与交流,锻炼学生的技术思维,突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思维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思维;发展模式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高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已经起到了相当作用的影响,在核心素养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了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部分学校电教设备相对滞后,教师只是单纯借助课本讲解理论知识而缺少动手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未充分结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未列入到教学考核体系中,师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思维的措施
2.1学习先进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改善陈腐的教学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在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之后,开展系列教学活动。由于信息技术的专业性比较高,在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时,教师可以借鉴相关工作行业的先进工作经验,给传统的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元素。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搭建新颖的教学框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细化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进行划分,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下,提高教学效率。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基础,准确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设置出确切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独有的价值感和自豪感。比如,在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一课的教学中,立足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将这一单元的教学氛围两个模块,一是基础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操作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信息智能处理方式、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等概念的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2.2实施项目驱动,明确技术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内容单调、模式教条等障碍,能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项目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常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项目的设计、应用与实施,包括评估都由学生独立来完成,学生需要对项目内容进行反复审视才能实现技术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完成项目的具体思维和设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思维。
2.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领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同时对两者有着很好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要求会对一部分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足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困扰,但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良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式。教师在教学如何操作软件的时候不能仅仅只通过一遍的演示就让学生自己模仿并实际操作,这样一来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适应课堂节奏。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教学对象,开展分层的教学,保证学生在教学之后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将其实际运用进计算机的具体操作中。
例如在学习使用Excel表格统计数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部分学生能够创建图表但并不会使用Excel内置求和功能对数据进行求和,甚至部分学生对创建图表和求和都并不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前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大概了解就尤为重要,在教导学生统计数据时针对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并且适当降低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要求。
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思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性开展教育指导工作,通过每一项目的完成、每一个技术点的学习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了解、熟悉与应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技术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子辉.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创新教学研究[J].高考,2020(18):155.
[2]刘静涵.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
[3]朱超.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高考,2019(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