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意义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李彩金
[导读]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占据半壁江山
        李彩金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  要】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广西高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还不相适应,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还亟待加强,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高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意义;路径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国内外主要是围绕教学能力的性质、教学能力的构成、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教师内涵、教师能效以及教师胜任力等方面的研究。总体而言,教育界针对普通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研究比较多,而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相关研究呈现出个别性与经验性,研究成果大多缺乏系统性、创新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一、开展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意义
        当前,与国内外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显得比较落后,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因而探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规律、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成为广西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大力开展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深化广西高职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内涵的认识,改变高职青年教师落后的、不科学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二是有助于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建构和群体重构;三是有助于完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机制与体制,促进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能力培养一体化建设;四是有助于促进广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加快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程。
         二、提升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一)着力构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模型
        目前,教育界关于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研究呈现出视角多样化、表述多样化、理论多样化等特点,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和指标系列,笔者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需求,在全面总结、提炼国内外有关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图1所示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模型”。笔者认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应该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传播能力等十二种能力构成。



                 图 1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模型


        (二)着力研究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规律
        教学能力的形成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规律性,正确认识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矫正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偏差与无序,促进教学能力良性发展。目前,教育界关于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认识上和描述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需要对影响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各种内因与外因进行系统分析,对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规律、作用机理以及表现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最终形成相应的“成因分析模型”和“发展规律模型”,以此促进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广西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建构理论及实践
        高职教育目标多样化、高职学生需求多样化以及高职教师性格和习惯多样化决定了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自我建构”为主要途径,即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并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广西大部分高职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的自我建构过程中,表现出无知、迷茫、松散、盲目甚至无意识等状态。因此,对广西高职青年教师自我建构教学能力的方法、途径、措施、策略及教学实践等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是提升广西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构建广西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助长机制
        当前,广西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资金与政策扶持仍然缺乏力度,相关制度尚未健全,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正在遭受较大制约。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教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政府、企业、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法律法规等层面,构建以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内容的广西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助长机制,并选取广西部分高职院校为试点,探讨具体的助长机制建设问题,强调教学能力建设的多元化、一体化、内涵化和可操作化。
         三、结语
        提升广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一项复杂的、长远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模型、成因分析模型以及发展规律模型,深化高职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内涵的认识;可以通过研究广西高职青年教师自我建构教学能力的方法、途径、措施和策略,进而实现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通过完善广西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与体制,建立以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重点内容的教学能力助长机制,从而促进广西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能力培养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书军.浅析如何应用心理学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
[2]骆绛友.探析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6(7)
[3]高瑞萍,学校教育与学生性格塑造[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龙学柱,论高职学生的性格培养与事业成功[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
[5]佩特拉?理格林,创造性思维训练[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布莱恩?克莱格,即时头脑风暴[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应明阳,中国思维魔王[M]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 .淮南师专学报,2000,(3)

【作者简介】李彩金,女,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