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周泉
[导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习者通过协作、交流,
        周泉
        普洱市民族中学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习者通过协作、交流,自主进行意义构建,形成新的知识技能。笔者在简要陈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下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步骤和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示例,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写作,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发展的一个成果,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教育界,并很快流行至全世界,目前已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途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信息积累,而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认为的学习环境四要素,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与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协作和交流,利用学习资料,进行意义建构。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基本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标。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则需要为学习者创设一种环境,使之可以在其中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认为,未来的教学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景以及相关线索,而学习者则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积极探索,并在协作和交流中构建新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教学技术。合作学习就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技术之一。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相似,都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某些教学活动,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合作学习更强调教师特供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合作学习基本教学步骤和要求:

3.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下的英语写作设计示例
        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讲解写作素材和方法,学生独自构思写作,教师再批改点评。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优化了的课堂写作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进入学习小组,在协作、交流中学习和提升写作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小组活动来完成意义的主动建构,就显得十分关键。
        如下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次写作课的设计示例。
3.1教学目的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创设写作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建构写作能力,并在写作技能构建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学程序
3.2.1写前阶段
        情境创设:在白板上播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中生周末生活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last weekend? Or did you relax yourself last weekend?
        Do you know whether your classmates enjoy their weekends? What do they do on weekends?
        Is it necessary for students to have a heavy load of homework?
        What measures do you think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写作主题呈现:The weekends
        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写作主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绪驰骋和交流。
        独立思考:学生独自挖掘主题意义,选取角度,构思如何表达。
        小组协作:学生分小组活动(4人1组,组长负责协商本组选取的写作角度、内容要点和表达方式)。老师巡视,需要时给予帮助或参与学生讨论。
        组间交流: 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各小组间自由发表反馈意见,老师参与讨论。
        反思学习: 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对前面自己独立思考的写作内容要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反思,开始意义构建。
3.2.2写作阶段:学生独立写作。根据小组讨论、同伴反馈、教师反馈及反思结果完成写作任务。学生若遇到困难,可求助于词典、组员和老师。
3.2.3修改阶段:
        组内交流,每个组员依次批改本组员的作品,划出自己欣赏的词句,并通过辨认彼此的错误为同学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强化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组间交流:教师选出1、2篇学生习作,通过投影进行讨论并集体修改,让3-5名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评述:对学生的习作和组内、组间的修改意见做出评述,从构思、篇章结构到语言运用等方面充分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指引性地给出完善作品的方向。
        反思学习:学生结合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和教师评述,对独立习作,同样从构思、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反思,针对习作中的语言表达问题,借助词典和语法材料进行学习。
        定稿分享: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反馈和自己的学习、反思,再次做出修改并定稿分享。
3.3教学小结
        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具体体现在:创设开放性写作主题,创设构思情境,创设协作和交流的学习情境;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体现了教师指引下的学生自主建构起知识技能的思想,教学中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又有学习伙伴间的写作互动,也有教师的评述和帮助,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技能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ll Tucker. 2021.The Flipped Classroom[J]. Education Next, (1).
黄慧. 2007.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周圆. 20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模式研究——基于长春示范大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4).
王红. 2018. 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8).


        附作者信息:周泉,普洱市民族中学,硕士学位,一级教师,
                                 ,zhouquanmh@yeah.ne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