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颜玉沁 段娟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颜玉沁  段娟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343008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案来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舞蹈教学已经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舞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健全与完善教学体系,促进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幼儿的情操以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思考与探索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舞蹈教学逐渐受到广大家长与学生的喜爱与青睐。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其教学质量影响着整个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更新与优化教学理念,创新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思维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气氛。
一、学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舞蹈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一味的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此种模式的运用不仅压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方式。其次,由于部分舞蹈教学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不符合标准,采用单调的舞蹈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先讲解,在示范”的教学模式,缺少探究与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导致舞蹈教学内容毫无新意与创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重视实践轻视理论
        舞蹈知识的传授主要由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两个部分组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实践性的训练,通过让学生不断练习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其产生舞蹈上的身体疲惫与审美疲劳,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现阶段,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少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在授课之前,教师如果没有自然的引入舞蹈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次,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的思想与身体比较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个性,无法依靠枯燥乏味的动作训练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导致舞蹈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降低。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较强的舞蹈基础
        学前教育舞蹈专业在招生的过程中,对于艺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缺少一定的舞蹈基础与专业的舞蹈理论性知识,此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学生的整体舞蹈水平处于下坡路的状态[2]。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成人的骨骼已经在发育过程中基本定型,极大的降低了柔韧度与软开度等方面的可缩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学生也难以进行有效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舞蹈中遇到一些困难,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质量。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开放式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舞蹈教学都是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状态,往往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氛围变得沉闷,学生消极的情绪以及厌学的心理逐渐涌入心头,极易产生暴躁的心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舞蹈教学需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渐融入舞蹈意境中,教学效果才会显著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宽松且具有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意见,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将舞蹈精髓渗透到教学中,进而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3]。其次,开放式教学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完全不予管理,而是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规则有序的进行开放式教学,在舞蹈课堂中,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处于开放与规则平衡的状态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与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实践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舞蹈学习技巧认知与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美的音乐,通过带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以及对应的舞蹈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进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舞蹈作品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舞蹈中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幼儿园实习评估的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有着直接影响。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能够提升幼儿肢体的协调性,逐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断推动孩子向多方面发展。因此,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未来的教学需求,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与探讨得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需要。教育行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培养幼儿的综合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强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道德培养,为今后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思考[J].尚舞,2021,14(06):72-73.
[2]陈琳.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36(04):36-38.
[3]历向荣.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J].中国文艺家,2018,45(1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