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650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日渐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如国家提出了要对有条件的高校支持,帮助其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同时我国还选择了100所高校作为应用型高校的项目试点。从具体的转变情况来看,很多高校都增加了第二课堂的学分,减少专业的部分学分。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转变情况较好,但是小学教育方面,则出现了改革的错误现状。如忽略教学理论,过于重视“三字一画”的专业技能。本文从专业核心能力的角度,探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专业核心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引言: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应包含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化的技能。如良好的职业道德即是能够认清自身的工作,肯定自己的价值,拥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有爱心、平等对待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包含对小学生安全以及心理特点全方面的了解,扎实的多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化的技能即“一专多能”、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在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方案相连接,贯彻落实这三大核心能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确定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的目标
从教育局所规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师范生的培养要向应用型发展,如需要从职业、专业的角度对专业进行设置,要兼具技术、学术以及职业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整个专业培养的目标更加的具体化。大一阶段是师范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就应该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具有多元化素质、创新能力的师范生。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师范生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让这类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安全的特点,且可以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1]。同时还需要掌握专业化的技能,如需要能够对课堂有效组织,能够确立生本位的教学思想,具有综合性的能力。最后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即上文所述的能够友好的对待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导向下的核心课程设置
(一)融入“专业导论”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课程
近几年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数是非常多的,有很多还是其他专业的,对小学教育认可度较低。在这样的状态下,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让每一名大一新生都可以意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能够足够热爱自己的专业,继而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提供保障。
这就需要在大一阶段的核心课程中,融入两门课程,即“专业导论”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学习本专业,必须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当然作为教课的教师,也必须要做好榜样作用,具备高尚的教育情怀。尤其是在大一阶段,就需要做好铺垫,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提升教育情怀。
(二)融入系统化课程,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其规定,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要具备五个专业能力,分别是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组织与实施的能力、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反思以及评价的能力。需要教师能够具备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小学生发展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故在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最终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教学的能力,即需要学生能够掌握除了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知识之外,还要融入教育心理学、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相关课程。比如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融入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其和《课堂教学设计》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其次还需要培养学生一个专业多种技能,既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又要设置其他的技能培训。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书写”“音乐基础”,具体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融入其中[2]。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反思以及创新能力。想要把课上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研究以及反思能力。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融入“小学教育研究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以探讨的方式,研究小学生的特点、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反思。
三、融入教育实践课程,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能力
作为小学教育学的师范生,其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教学实践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在教学实践课程方面,整体而言较为单一,时间也比较短,并不能够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训练的目的。比如很多高校都是在最后一学期让学生进行六至八周的实习,形式比较单一,在这样的实习中,很难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反思。因此必须要加大实践课程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比例。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教育实践模拟课,通过在模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引。其次在每一学期要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给予学生平台进行教育、实习或者是观摩,不断的让高校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结语: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导向,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需要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改革的目标。围绕目标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不断的提升小学教育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当然在此过程中,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谈倩.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82-183.
[2]侯宏业.依标对准 传承创新 推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