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争辉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浙江 衢州 324000
小学书法课程在我校开展已经四年了,在这四年间,我们对小学书法课程体系以及内容的适用性、不同年级的书写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针对目前出现的小学生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现象尤为关注。学生学习阶段长期的字体潦草、书写姿势不正确、握笔方式不正确会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今年,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将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正确的书写习惯将是我们一线教育者重点关注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归根溯源还是在握笔姿势和笔画书写这些书写习惯上,而书写习惯的养成第一步就在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书写启蒙教学中。
为此,我校书法教研组和一年级语文教研组联合开发了《小学硬笔书写初级课程》,本课程属于自编教材,专门针对一年级新生的书写问题而开发设计,与一年级上册《写字》教材相契合,并补充教材中精简的文字叙述、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师个人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很多学校一年级新生的书写教学任务都由语文老师担任,许多专业方面的知识会略微欠缺或参差不齐。为此书法组教师特别录制教学微课以便课堂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从一年级新生的握笔姿势、行笔发力方式说起,细致讲解对比了基本笔画的书写,并结合例字、课后练习巩固每课所学,加深学生对书写的认识。通过专业的讲解与示范,可以让一年级新生更好的领会书写要义,有助于新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每次的专项练习检测,有助于老师和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掌握熟练程度。
下面笔者以《小学硬笔书写初级课程》为例,为一年级新生开展一次全新的书法课,探讨书法课堂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双姿,首创“四点法”
一年级上册《写字》教材内容板块十分清晰,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在没有学习握笔姿势、坐姿与米字格常规的情况下,还是不能立即学习新笔画与新汉字。因此我们并没有直接让新生学习新笔画,而是先学习书法课常规。通过教材的重整与设计,可以保障课堂内容的完整性,便于一年级新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首先是坐姿,坐姿口诀“双臂撑开脚放平,头正身直坐端正。胸口离桌面一拳,眼睛离桌面一尺。”
其次是握笔姿势。根据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部分近视、斜视的儿童都因错误的握笔姿势而引起,主因在于手指太靠近笔尖,导致手指挡住视线,以致于视线必须压低,甚至出现斜视,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握笔姿势的高低是会对视力造成影响的。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四点法”(图1)这一新的握笔姿势方法。所谓“四点法”就是指右手接触铅笔的四个点。第一点:大拇指指肚,第二点:食指指肚,第三点:中指指侧面,第四点:食指第三关节。用一二三四点环握住铅笔,不能靠笔尖太近,再将笔杆靠在第四点处。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笔杆靠在虎口。运用这一新方法,一年级新生就可以在没有完整的书法教育环境下有一个正确的握笔习惯。
![](/userUpload/20(6097).png)
(图1:“四点法”握笔)
二、巧用指腕,感受“行笔发力”
在学习双姿之后,生字之前,我们还设计了如何运用指腕、如何发力的指导课。通过两种手部的动作指导让学生在写字前有一个清晰的书写发力认知。第一种:动手腕。在手指不动的情况下,运用手腕的力量平拉线条,线条要前细后粗,如何写细?只需开始运笔时前轻后重。线条还得左低右高,左低右高是为了后期学习横画做准备。第二种:动手指。书写时手腕不动,手指前后伸缩,从左上方写至右下方。用力方式也是前轻后重,在米字格中可以把写出长短不同的斜线条来尝试手感。而最左上角最短的斜线就是之后要学的每个笔画的起笔动作(图2)。
![](/userUpload/21(6614).png)
(图2:“行笔发力”练习)
让学生学习这两种用力方式,主要针对现阶段小学生普遍错误的用力方式这一现象。大多数小学书生写字时用力太大,虽然古代书家有“力透纸背”这一说法,但硬笔书写中这一说法是不可取的,硬笔书写要有轻重。
三、初学笔画,尝试“生字”
学会了双姿与两种手部动作之后,学生可以初步尝试学习笔画动作。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读帖能力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学生先要清楚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横画为例,横画从左半格的横中线一半处起笔,起笔时先运用动手指的动作斜切如笔,写出一个小尖角,紧接着就是运笔,运笔采用动手腕的动作先轻后重,整个线条呈左低右高之势。运至右半格的横中线一半处,作一个停顿动作,略微下压,横画就完成了。用一个简单的横画中就能体现出两种手部动作的重要性,而这两种手部动作将会贯穿之后所学的所有笔画。
学会笔画后就可以尝试写生字,以走字为例(图3):走字要注意的是笔顺不能写错,第一笔在横中线的正上方先动手腕轻起笔写出短横,接着第二笔在竖中线上斜切入笔写下短竖,写至中线点立即收笔。第三笔在横中线上运用两种手部动作结合的方式写出长横。第四笔在下半格的竖中线起笔,再次写下短竖。第五笔在刚写的短竖中段
![](/userUpload/22(6819).png)
接一个更短的横画。第六笔在左下格斜切入笔,动手腕写出短撇,短撇要前粗后细。最后一笔平捺紧靠短撇起笔,角度略平,起笔轻,行笔慢慢加大力度。对于一年级来说较为复杂的“走”字就可以用这种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笔画的方法就可以较快的掌握。
但有这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能在学生面前做示范。多媒体的运用就体现出了它的独到之处。通过微课示范助推教学,能够更清晰的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通过刚才的读帖与比对过程,已经基本掌笔画的书写要领,增加教师录制的示范讲解环节,能够清晰观察书写时笔画行笔的技巧,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用笔方法,不断提高书写能力。从而调整自身的书写方式,再次临写笔画与生字。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书写水平,我们制定了《小学硬笔书写初级课程》的整套知识体系和思维导图(图4)。
![](/userUpload/23(6292).png)
(图4:部分课程知识描述)
四、学练结合,助力成长
本课程还为师生们设计了一份作业单与全套的视频课程(图5),在作业单中列清了所有基本笔画的知识点清单,例如横画要学会用手腕的力量推动横画书写;分清短横和长横在字中的运用。竖画要学会用五指带动笔进行竖画书写;分清悬针竖和垂露竖在字中的运用。
1.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学习硬笔书法的过程是不断累积的过程,学生通过作业展示与评论,从最开始的笔画到之后的汉字的书写,通过作业的累积其实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观察能力与手部操控能力的提升,是书写进步的见证。学生通过整套课程的学习,观察到了自己的硬笔书写方面的优缺点,就可以形成新的知识经验。
2.学着给同学提提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班同学硬笔作业的优点,发现同学的闪光处,取长补短。再通过给同学提出小建议,发现同学在书写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借助到同学的观察,比较与分析作业的优缺点,其实也是一个发现比较与进步的过程,这种经验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3.教师鼓励与肯定
教师的评价不要只是从作业的好坏去做评价,而是要给予受援方学生鼓励与肯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硬笔书法学习中体验书法的魅力并获得成功感,提升学生素养,这样学生就会越写越有信心,字就会越写越好。
书法的课堂教学方式就如同基础笔画一般是灵活多变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受援方与支援方的学生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方式也就要相对应的去改变,培养学生爱写字的能力,不断去思考探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