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龙溪乡中心学校
【摘要】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它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我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教育好,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学生变得更好。”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处理性格孤僻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案例 探究
2018年9月3日,我荣幸的担任了初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之前我就听同事们时常议论一个性格孤僻的学生——朱玲(化名)。本来当初听了她的故事,我就很好奇的想去了解认识一下这个小女生,结果,有幸的是这次她居然分到了我的班级里。我真是的又惊又喜。惊的是听说了她的传奇故事,内心确实还是有种焦虑感。喜的是工作单位里老师们谈到性格孤僻的学生都很无奈,想着借此来锻炼一下自己。当然,在这期间,很多同事都在叮嘱我,叫我一定要处理好朱玲同学的日常问题。
开学前几周,因为同事们的千叮万嘱,我都很仔细的观察朱玲同学的情感变化和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除了偶尔她心情不好,当天的作业就以涂鸦的形式呈送到我的办公桌,其他也没有什么异样。那时,我也只有逗笑的说着她:“女生都爱美,别只顾脸蛋美,字可是如其人哦。” 因为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我觉得她平时还是挺乖的,于是便开始慢慢的放松对她的观察和平时的关心了。结果,没过几天,我真正的见识到,或者认识到处理问题学生的重要性了。
记得那一次是因为寝室问题。那天下午学校大扫除,学生宿舍也得清扫。结果因为寝室室长叫朱玲拿毛巾擦瓷砖,因为没有找到毛巾,朱玲随手便拿了一室友的毛巾擦厕所的瓷砖。那女生便和她理论。后来朱玲说不就是张毛巾,用来擦擦怎么了?那位女生便来找我,本来想着冷处理这件事,结果班长跑来对我说,朱玲情绪又失控了,要跳楼。于是,我急忙冲去楼上找到她,一把把她按住,叫来学校安保一同将她送回教室。然后,她仍是发疯似的狂吼,和使劲的想挣脱我压着她肩膀的双手。我也没听清楚她到底说了些什么。大致是“不就是一张毛巾吗?拿来擦擦怎么了?明天我还你。还去老师那里告我。” 由是如此,我一直和她交流着,但是仍然不起作用。后来,她慢慢说,她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和她玩,都远离她。对此,我又慢慢的和她交流她为什么没有朋友,同学们为什么怕她的缘由和她分析了。但她,仍然觉得没有错。后来,我直接问她,今天的做法错了没?她仍然很坚定的告诉我她没有错。不就是张洗脸帕!当时我很气恼。用了很大的功夫,也没起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又把她觉得是她朋友的同学一并叫来安慰她,把她喜欢的老师一并叫来安慰她。足足一个下午兼两节晚自习,才将此事平息了。
由此我针对朱玲身上的问题,重点从以下几点对她进行关心和教育。
一、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从他人所处的年龄、性格、环境等方面去看待、理解那个人的所作所为。老师与学生在年龄、认识事物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应全面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然后进行换位思考,最终决定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由此,学生更能理解教师,老师所说的话和做的决定学生都会信服,不会出现抵触和反感的情绪。
因此,面对朱玲每次情绪失控时,我总是耐心的听她诉说(虽然每次都是大声的吼着),当她发现我在认真听她讲话时,我发现她的情绪便慢慢的沉静下来,声音的音量也在慢慢的减小。然后,她便会慢慢的小声对我说事情的经过。在她讲完事情的经过后,再找来其他相关联的学生互相再说一遍事情的经过。当她们把事情都讲得一致性后,再对事件进行处理。完后,再单独和朱玲同学谈心,问她的做法是对是错等等一系列问题时,朱玲便开始慢慢听我对她此事的评析和处理的方式了。
二、保证与问题学生的充分沟通
沟通是解决障碍与问题的前提。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如果想要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困境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就要保证与问题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作为班主任,我开始逐渐关注朱玲同学的性格以及学习状态,给她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沟通氛围,在学习与交流中让她与那些阳光、积极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他们去共同学习,通过在与同学的沟通中让她找到自信,从而取长补短。并且,让班上的同学主动走近她,和她成为玩伴,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多的去关心和帮助她。让她真正的融入班集体之中。此外,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核心,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具有高大的形象,在平时的课下中,我也重点关注朱玲同学,了解她现有的问题状况,真正和她沟通,关心她的处境,用温暖的话语和激励的态度激发朱玲同学积极向上。在和朱玲的交流过程中,我尽量避免重提朱玲同学过去的错误,或者轻易的叫来她的家长,或是进行严厉处分、讽刺等。因为在这时,朱玲同学更需要的实际上是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爱之心。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以理服人,充分关爱,对她充满期待之心。
三、善于选择地点
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谈话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在朱玲同学有事情发生后,我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便发现她总是在观察她周边的人的情况。这使我突然发现,朱玲同学很在意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又或者是她怕别人看她“出丑”。进办公室她是很拘谨的。于是,每次教育或者是日常和她交流过程中,我总是选在校园没有人的一角和她静心交流。这样的环境使得她很快能冷静下来,并且会慢慢的和我心与心的沟通。从而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
四、建立家校共同关心,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考虑到朱玲同学的家庭环境和自小因家庭问题带来的创伤。我主动聆听朱玲的家庭观,以及和她谈论家庭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走进家庭。或是和她分享自己家庭的快乐忧伤的故事。课后我叫来班上家庭关系融洽的学生主动约朱玲到同学家做客,让她真正体会“家”的重要性和“家”带给孩子的快乐。并且,我也从她的现在家庭情况出发,和她讲论她现在的家庭的重要性和她的“幸运”。逐步改观她对“新家”的误区,从而让她对“家”有了新的认识。课后,我也时刻的与她的养父养母电话沟通,或者以学校约谈怎的方式以此共同商议怎样抚平朱玲同学的内心创伤。至此,养父母更加的去关爱朱玲同学的内心和生活,朱玲同学也慢慢的开始接受她现在的“新家庭”。
慢慢的我和班集体学生,朱玲的养父母结成共同帮助朱玲同学怎样融入集体,融入新家,不再自负的内心的统一阵线。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朱玲同学的老毛病不再犯了,有事情时也学会了冷静交流。并且对待同学不再有了敌意。对待新家也不再排斥。慢慢的一个自负,自卑,自尊的问题少年变成了在班里和同学关系融洽,与老师有说有笑,与家长不再隔阂的阳光少女。
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心的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经过充分的沟通,聆听问题学生的心声,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引导问题学生逐渐树立自信,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