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泉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又是缓解大学生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对国家创新创业号召的积极响应、增强社会和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山东协和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索,并从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口腔医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政策。响应国家号召,提高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激发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本文主要将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的路径加以探索,以为满足当前的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立“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个目标,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两个结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应用、创新创业三个能力,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教学管理四项改革,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
学校不断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中摸索,将口腔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课程纳入到学校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的必修课外,尽可能增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及成功学等选修课或者讲座,同时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或者讲座,构建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以多元化渠道、多种方式逐步深化创新创业的内涵,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大学生创业人才库”形成大学生创业资源库,集结校园网、论坛、微信、微博以及手机APP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信息的实时互动更新,给大学生们提供学习平台,及时传播教学信息、创新创业咨询指导信息、创新实践应用招聘信息,实现点对点精准信息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拓宽大学生的视野。
3.进行创新创业实训教育,加强学生创业实践锻炼
创新创业能力真正的提升,需要将创新创业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进行实践锻炼,因此,学校加强学生创业实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建立“实验-实训-实习-实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实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课外科技竞赛等环节组成。通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训练营计划、校园创新人才挑战赛、各专项设计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寻找创业灵感。
4.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既要讲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也要打造学生自主创业的优良环境,不断提高创业实践教育的质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学生有固定的场所从事创新研究和创新活动,基地内应提供基础设施及设备,配备专门人员管理,为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资源和空间。同时可以加强对学校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实践空间、增加学生参与校内创新活动的机会;也可以与学校周边或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创客空间。
5.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刚入学,选择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学习将围绕创业实践、科技创新、企业实践、创业科研、创业论坛、学术报告六个板块参加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和分享、商业游戏、创业人物访谈、团体游戏、小组任务、案例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实验班的探索能够使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制度得以落实,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山东协和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是政府教育部门的共同希望与责任。在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的路上,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鼓励高校创立、进行创业基地培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模式的创业实践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创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再实践才能得到正确的成功转型,一旦创业“突围”成功,于缓解就业压力,于大学生实现增强就业本领、自我价值和梦想都是有很大的助益,在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同时更是为社会聚焦了一批优秀的专业型社会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蓝佳佳,韦雯静,何丽华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研究——以某医学院校为例[J].管理观察,2018(17):129-130.
[2]林燕.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1):120-121.
[3]张珉,张忠.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8):1-2.
[4]林燕.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1):120-121.
作者:赵源泉(2001.5-),男,汉族,山东协和学院,口腔医学专业。
指导教师:赵亮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