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冰云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15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分析探讨,寻求提升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对策,希望给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有效
在传统上,很多学生不愿将更多精力花费在语文学习上。这不仅是因为语文课堂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更是因为部分学生认为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本身就会,不需要花更多精力在上面,因此也导致语文课堂缺乏趣味性。如何有效地改变此现状,这就需要强调语文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传统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反感,而互相交流的新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改变传统教师的主导地位。此时,教师起到的仅仅是一个点火的作用,通过和教师的交流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强化锻炼他们敏捷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何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实现教学新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发展新互动教学模式
传统模式中,教师们一直遵循教师为大的原则,一直处于高位。在教师授课中,基本都是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答案也由教师的主观意识所决定。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严重违背了培养人才的意愿。要实现学生互动这个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从根本教学理念上改变,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导者。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和能力以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不再继续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做的是学生同学生一起探讨。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如果仍旧按照传统思路否定学生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对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只会照本宣科,这是互动课堂需要改变的一点,应该做到师生自由交流讨论,实现共同进步。师生互动必须双方都有积极的态度,才能产生效果。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二、教师在上课时,及时抓住重点问题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探讨
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发挥学生这个主体因素的积极主动性,那么必须明确这一点,教学中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教师应在课堂上选出适合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在适当条件下引发讨论,学生对解决自己的问题会有极大的兴趣,这也能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越深入讨论,学生也越能被语文的魅力所折服,真正让自己置身于课堂中,而不再是以前的完成任务般的应试教育。学生在这样课堂氛围中更能收获知识,享受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
三、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实现最终互动
前两种方法教师充当了领跑者,在此环节,教师需要充分扮演的。学生角色,学生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学生因为知识水平有限,对于学习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他才会产生错误思考,这时教师应及时参与到讨论中来,及时纠正学生在原则上的观念错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的交流更加顺利流畅,这样的模式下,师生之间的隔阂会逐渐减少,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因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配合,语文教学质量也会能得到有效提升,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现师生互动中主要扮演的是一个点火者的形象。作为点火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是隐性的,主导作用不是教师进行指挥学生学习,而是教师在学术已有思维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扩散,从而产生对语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这个点火者的把握需要通过提升自身去把握、去判断。教师对学生思考该如何判断?这不能用标准答案来判断,应该询问学生的思路来源,知道学生的症结所在,才可把控学生答案的对错,若错,就应该将思路引回正规,若队但与参考答案有出入,那又何妨?
同时,教师作为点火者,还应具备善于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教师需要找一个度,教师需要了解何时能点一下那一把火,何时何地点效果最好,最能引入学生深入思考,探索语文的奥妙。
而以上这些,都是需要教师通过提升自我能力来获得。教师教授学生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告诉学生,教师应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刍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交流的作用[J].张冬梅.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0)
[2]语文课堂教学应引入“生成课程”理念[J].于洪菊,相萌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