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工创意活动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陈洁
[导读] 在幼儿园开展手工创意活动过程,教师要重视结合幼儿实际,
        陈洁
        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开展手工创意活动过程,教师要重视结合幼儿实际,全面的进行教学优化,从而创新幼儿园手工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手工创意活动的应用意义,探索了有效的优化措施,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学效率。
        关键词:幼儿园;手工创意活动;优化
        引言
手工创意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结合手工课程,全面的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在手工创意活动开展过程,教师要运用多元材料,科学的进行材料投放,有效的加强教学示范,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幼儿园手工创意活动的应用意义
幼儿的年龄较低,因此在多数方面的发展还未达到成熟水平。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便需侧重实施创意艺术的教育,持续提高幼儿在语言表达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实践活动来向幼儿提供相关的锻炼机会,引导幼儿进行深化思考,提高审美技能,促使幼儿在创意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实现机会,形成能力的发展。此外,开展创意活动还可促使幼儿在语言方面形成多元化的表述习惯,让幼儿能够准确而全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还会对幼儿提高观察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可让幼儿结合不同的事物形成相应的审美体验,以此来提高审美素养,发掘幼儿在艺术方面的能力。
        2幼儿园手工创意活动的优化策略
2.1多元材料,自主选择
2.1.1投放材料讲究生活化
教师可侧重利用幼儿身边的常见事物或废旧物品来制作玩具及手工物品等,以此丰富手工创意活动。开展手工“勺子总动员”活动,便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勺子作为活动工具,这样便可轻松迎合幼儿的兴趣。勺子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的想象,教师可向幼儿提供不同颜色、形状的勺子,以此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这种生活化的材料能够极大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其通过参与手工创意实践来形成更高的自信。
2.1.2投放材料讲究多元性
在组织实施手工创意活动时,教师需为幼儿提供更多类型的材料,侧重引导幼儿体验材料质地的差异,并结合不同材料的特种来发挥想象,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作品。如在实施“勺子总动员”活动期间,教师便可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可将塑料勺子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为各种颜色的彩纸、纱巾、瓶盖等。丰富的材料能够为幼儿创造更为开放性的想象空间,促使幼儿发挥创造能力来自主表达情感。
2.2充分感知,亲身体验
2.2.1操作体验
幼儿需受到外部的刺激和鼓舞,才能更为主动地开展创作活动,同时教师也需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空间,从而优化创意活动的实施效果。开展“勺子总动员”活动时,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启发幼儿发挥创意思维。教师可先向幼儿展示勺子,让幼儿结合勺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部分幼儿会将勺子想象成花瓣、球棒等等。此后,教师还可继续问幼儿:将多个勺子组合在一起像什么?这便是教师给幼儿施加的外部的创作动力,促使幼儿自主操作摆放勺子。教师可用相机将幼儿摆放的效果进行拍摄记录,呈现出相对整体的创意性作品,如楼梯、房子等。

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可使用辅助材料来丰富作品,这样幼儿的创意活动成果便更为丰富,幼儿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体现出其思维的丰富性与大胆性。
2.2.2欣赏评价
教师需侧重辅助幼儿对审美体验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幼儿获得欣赏方面的满足。在上述创意活动中,教师通过持续的引导操作来激发幼儿发挥思维能力,促使每个幼儿都发挥创造才能来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教师还可与幼儿共同开展勺子作品展,以此来促进幼儿形成更高的自信。教师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在开展自评时,教师可以勺子为主来评价作品。在互评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选择作品的个性特征进行评价。这样,幼儿便可实现相互促进和学习,客观看待自身的不足,主动学习他人的长处。总之,教师需以肯定的态度来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
2.3示范讲解,耐心指导
手工活动时需按照既定的步骤实施,因此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时,便首先需对幼儿展示标准示范,将规定的步骤向幼儿细化讲解。讲解的语言需直观易懂,这样幼儿便可准确理解。针对部分具有技巧性的内容,教师可为幼儿预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仅需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提供必要的指导,这样便可让幼儿准确和熟练的掌握活动的操作方法。上述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幼儿更为顺利地参与到手工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与创造能力,通过手工制品来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幼儿在参与手工活动期间,教师还需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结合其反馈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辅助幼儿更为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手工活动的内容,不断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更高的兴趣。如果幼儿在参与手工制作期间对细节的处理不到位,则教师便需向幼儿提供必要的指导,辅助幼儿准确实施对细节的处理。同时还可通过示范操作来让幼儿掌握相应的技巧,更为顺利地完成既定的操作任务。此外,在制作七星瓢虫时,多数幼儿对七星瓢虫的构造不够熟悉,这时教师便可向幼儿展示真实的七星瓢虫来让幼儿细致了解其身体构造。同时,还可通过触摸等让幼儿调动不同的感官能力来掌握七星瓢虫的外部轮廓。通过观察实物,可让幼儿更为准确而直观的掌握幼虫的构造,最终不断提高幼儿在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2.4适当鼓励,引导幼儿独立创作
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存在强烈的好奇心理,探索欲望也较高,因此教师为了迎合幼儿的好奇心,便需侧重为其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幼儿园内,幼儿倾向于参与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因此多数幼儿对于创意手工活动的热情较高。教师仅需指导幼儿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幼儿便可自主完成创意手工的制作任务,同步锻炼操作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面向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操作和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水平。在开展手工活动期间,教师需科学对幼儿进行启发和引导,鼓励幼儿自主完成操作任务。在以往的手工制作活动期间,多数是教师向幼儿逐步展示作品的制作过程,幼儿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的制作。上述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但对其想象和创造能力形成了较大的限制,导致幼儿制作的作品基本相同。同时,上述教学模式也完全失去了手工活动能够发挥的价值。因此,教师需依据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策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主创造的空间,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能力参与手工活动,并在活动期间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最终实现对幼儿的素质培养目标。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效的总结了运用手工创意活动开展幼儿手工教学的对策。作为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科学的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童莉.手工艺术创新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12):51-52.
[2]朱凌云,刘翀.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J].林区教学,2018(09):117-119.
[3]张越,陈禹含.亲子创意手工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8(23):143+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