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明
菲律宾永恒大学
摘要:本文的主旨为深入分析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以期充分发挥数字化的重要优势,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有效性。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应从正确树立人才培养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把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探讨
引言: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重要价值,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困境与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1]。
一、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困境
(一)数字设备与画板的冲突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艺术设计在进行创作时,基本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相应软件的渗入,因而,这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错觉,认为有数字化设备的帮助,可以脱离画板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更助长了学生懒于创作、疏于练功的心理,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基本功较差,且普遍缺乏创新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通过画板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能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而利用数字化设备来进行创作,缺少了通过画板来锻炼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将导致学生只能沦为数字化设备的操作工,而难以成为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工匠。
(二)教学理念重技术而轻思想
目前,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选择在一些中小型企业进行就业,这些企业往往对设计者的设计能力要求不高,反而要求设计者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的操作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思想的引导,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艺术构思时,缺少创作核心与灵魂,不利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三)过于依赖数字设备
在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的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尤其是通过数字化设备,可以以立体图像的方式将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且能够为艺术设计作品提供更大的场景范围,相对于传统艺术设计具有更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与学生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数字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给替代传统艺术教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艺术设计的教师过于依赖数字设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重心逐渐偏于数字技术。然而,数字技术的功能其实仅仅是为艺术设计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却并不能代替设计师对作品产品灵感或思想。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数字技术做进一步的认识,而不应该过于依赖数字设备[2]。
二、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所受到的影响
(一)丰富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视觉图像呈现方式,拓宽了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也使艺术设计具备了更多的表现力。如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艺术设计中的写实作品与摄影作品等突破了更多的应用途径,从而导致手工绘画无论从呈现效果上还是从完成效率上,都显得较为逊色,而在数字设备的辅助下,只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都可以通过数字设备来完成艺术作品,并且能够极大的提升设计者的创作效率与质量。因此,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成为了广大设计者的福音,使设计者能够利用数字设备来完成人工绘制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还能够利用数字神来进行3D建模与虚拟写实,提高了艺术设计的立体性与直观性。
(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首先,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来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演示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数字技术学生可以利用教学网络来收集设计素材、整理学习内容、完成设计作业等,还可以利用网络来与教师加强联系,进而有助于师生间的一对一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利用数字技术,更多的教学课件被开发出来、更多优秀的网课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轻松分享、远程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这些对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其次,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相对于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艺术设计教育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且能够将所有艺术学科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课时浪费。
现阶段,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个教育阶段中,并引发了我国的教育改革,如更新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结构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加工能力也在随之提升,因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作水平。
(三)发展了教学思维的新方向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思维也发展了全新的方向,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更具完整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首先,利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构建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往往更倾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略了逻辑思维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的,但形象思维的短板就在于缺乏逻辑化,不利于学生掌握主次关系。因此,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那么其创造性思维也将很难得以发展。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有助于提升艺术设计教育的系统化,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3]。
三、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策略
(一)正确树立人才培养的观念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因而尚且缺乏先进的教育经验。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作用下,我国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合理应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根本需求,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针对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升级与深化,进而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数字化技术,并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使其能够将现代科学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机融合,而不是过于强调数字化技术的强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给学生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外,还应该加强对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其创作的灵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提升学生的艺术专业素养[4]。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艺术设计的内涵其实就是将人们为了某种目标所进行的活动,通过计划、设想、预算以及运筹等方式进行整合。因此,艺术设计既是一种主观的思想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艺术设计的过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生产条件,将设计者的主观思想转变为外在的作品形象。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育时,应对大量的艺术形象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将美学理论从中提炼出来,进而体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以构建新的审美创造。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主要缺乏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学结果更为看重,而忽略了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能够将兴趣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其能够拓展思维空间,开放思维能力[5]。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为高校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教学便利,并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与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字技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此外,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艺术创作思想进行调整,以期提高自身的艺术创作素养。
(四)充分把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迎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并将市场需求作为教学依托,从而充分把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数字化时代,很多设计师只需要简单的绘制草图,再利用数字设备对草图进行完善与美化,最后再将更多的精神与能量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践活动,以期能够更有效的把握市场的需求。如果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缺乏教学实践活动,则使艺术设计教学只能沦为学术化,而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数字化时代,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重要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正确树立人才培养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把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浩琦.大数据时代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为视角[J].数字化用户,2019,25(22).
[2]王淼,张志明.浅析"互联网+"数字艺术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科技风,2019,No.399(31):63-63.
[3]王星阳.多媒体时代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多元化的探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 No.494(13):97-98.
[4]芮雪、丛昕、许曈、刘宸瑄.基于高校用户的艺术交互软件评价标准研究[J].大学教育,2020, No.123(09):138-141..
[5]罗薇薇,邹璐.5G时代下时尚艺术教育新体系构建与创新模式的探索[J].服装设计师,2020,000(004):P.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