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策略微探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边骥卿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幼儿园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
        边骥卿
        张家口市宣化区幼儿园
        邮编:075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幼儿园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将会为未来的学习和        发展奠定基础,而学前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尚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班级管理者的有效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给幼儿提供有利于成长的环境,确保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将对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策略

1 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1.1 幼儿成长的内在需要
        幼儿园是学生除家庭以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幼儿会在长时间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下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认识更多的朋友。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周围的事物和人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人的行为习惯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幼儿园生活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认识到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如学校的上课时间、活动时间、吃饭时间等生活细节,并且知道什么事情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产生一种非标准的判断能力。教师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让幼儿明确是非,拥有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才能让幼儿的综合素        质和行为习惯得到养成,所以班级管理十分必要。
1.2 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独立人格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除了要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心理、行为习惯、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互        帮互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幼儿在温馨和谐的班集体中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要想让幼儿今后在社会上发展得越来越好,教师必须让幼儿适应社会群体的环境,具备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优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实现教育的价值。
2 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
为有效落实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前提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加强对幼儿的精细化管理。所以,幼儿园要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管理,提高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和管理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幼儿年龄比较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足,这时教师更要细心的关心每个幼儿,这样才能实现对幼儿的精细化管理。

比如,在早晨幼儿上学时,教师就要迎接幼儿,还要和幼儿交流沟通,问他们早晨吃的什么?在午睡的时候,教师还要指导幼儿怎么盖被子,给幼儿讲故事,哄幼儿入        睡,这样能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进而能够更好地听从教师的管理。
2.2 家园沟通提效果
家长是教师天然的同盟军,因此,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园沟通。有效的家园沟通能够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要求等,使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展开幼儿教育工作,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将表扬信发布在家长群。每周给幼儿颁发表扬信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微信群或QQ群中公布名单,并对全班幼儿的本周总体表现进行总结。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既能让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发展情况,还能让家长关注幼儿,做好家庭教育对接工作,让家园联系更加密切,更加有效果。
(2)重视每周五的家园交流。加强家园联系对幼儿        的成长很重要。教师由于平时比较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所以在与家长交流时交流素材较多。每周五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时,就是教师与家长展开“小交流”的时间,教师要就本周幼儿的情况主动与家长交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更容易被家长接受,比微信或QQ沟通更多了些亲切感。
        (3)开展“爸妈说”活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爸妈说”活动是一种由家长主动对孩子说说心理话的活动,即家长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等。早饭后,教师在美妙音乐的伴随下把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读出来,让孩子们倾听,然后将信张贴在布置板上。这一活动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很多幼儿表示回家后要给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不少幼儿听了爸爸妈妈的寄语后,在园表现有了不小的进步。
2.3 开展具体的实践进行精细化管理
教师要明白,除了要让幼儿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也要让幼儿参与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就要开展一些有关的活动,加强对幼儿的精细化管理。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福利院,和那里的儿童玩        耍,并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敬老院,不仅会给老人带来一些快乐,还能让幼儿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幼儿形成好的心理和品德,促进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此外,为了更好地践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和幼儿的沟通,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精细化管理,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接受教师的管理,提高自身的自主创        新和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在课余时间和幼儿一起做游戏,这样能够增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通过做游戏,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然后在课堂上就可以设置符合他们心理的题目或者主题,就能让幼儿在实践中快乐学习,这样既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又提升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加强了教师对幼儿的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和管理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3 结束语
人们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阶段的孩子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生活、学习经验都很少,此时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能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幼儿在校学习和日常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而良好的学前教育管理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卞瑜静.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探究[J].新智慧,2021(04):61-62.
[2]程玲.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幼儿班级管理工作[J].新课程,2020(30):209.
[3]辛云霞.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J].试题与研究,2020(1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