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杨琼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课程改革都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

        杨琼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西洛镇米尔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课程改革都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小学语文是学生掌握历史文化、了解中华传统的重要科目,通过语文学习,他们才能对中国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这其中写、读又是非常关键的两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读写教学的状况,然后探究了读写结合的有效落实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引言:
        从小学开始,语数和三年级开始学习的英语就是家长和学生口中的主科,语文学习会延伸到高中甚至大学。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以字词识记为主要内容,而测试中阅读、写作则是占比较高的两部分。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与面临的困境
        阅读、写作之所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非常重要,是因为在阅读时学生也会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写作前学生往往也会先听教师讲一讲方法和技巧,这两项教学实际上囊括了四项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利,可以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相对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更关注的是打开思维、启迪思想,而阅读、写作两项教学往往能给学生创造发散空间,让他们不再拘泥于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
        目前的读写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第一是阅读方面的问题,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由于年龄不大因此思维能力也比较弱,在阅读稍微抽象或者复杂的文本时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自然也就难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了。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关注,课下忙于完成练习和作业,很少会有学生专门划出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第二是写作方面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基础较为薄弱,写一篇作文就要花费他们不少时间,并且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写作练习量并不多,质和量的目标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如同纸上谈兵。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应付平常的作业和考试,就总结常见的作文模板让学生通过抄写、模仿来掌握;第三是读写分离的问题,教师给出的作文题目往往和阅读材料毫无关系,没有阅读做基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不高。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落实方法
        (一)读后感是阅读和写作练习的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的形式非常多样,教师并非一定要采取固定的教学形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想要一蹴而就的教学注定会失败。读写教学当然需要一定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实际上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兼顾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对文本的感想和理解,并用一篇短小的读后感来记录。可以看出,这样的预习过程既通过阅读锻炼了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又通过写读后感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让学生维持对读后感的兴趣。比如在《花的学校》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后写一写读后感,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在理解文本时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学生在文中读出了作者对伟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有的学生则写下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文本中总结出了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虽然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但是教师一定不能擅自否定,多样化的思维对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很有利的。
        (二)通过总结小标题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文段的标题就是文段的内涵、思想、情感的精炼表现,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并总结小标题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总结能力,也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途径。比如在《纸的发明》的教学中,有一段的内容是说明造纸术是如何出现并发展的,也就是蔡伦运用自己方法对原来的纸进行了优化,并且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和发展到现在。教师让学生尝试为这一段写小标题,学生需要对文段进行精读并深入理解,无疑提高了他们的读写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对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将写作作为读写教学的前提
        一些教师会认为先阅读再写作才是正确的方式,实际上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严格的教学顺序之分。有时以写作教学为前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火烧云》这堂课上,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下这篇文章独具特点的写作方式,并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进行仿写。当然,这样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拓展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将文章的结尾去掉,将写作变为开放式的,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续写文章,这也是一种仿写的常见方式。可见,读写结合既可以通过阅读教学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帮助学生建立技巧储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建立理论知识基础这一点更加重要,教师要将读写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打好写作教学基础、引导学生总结文段标题以及利用读后感提高读写综合能力等途径,切实将读写结合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建光. 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24):281.
[2]祝永芳. 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结合训练法实施反思[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6):373.
[3]周兴亮. 读写结合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旬, 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