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小学 邮编:236800
摘要: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渗透不仅能从根本上为“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实 现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 情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类科 学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良好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渗透
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教学课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判能力,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来塑造他们良好的价值理念,这也为教师的 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不能短时间内良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加入一些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出语文科目的人文精神,通过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德育教育渗透,突出情感教育的价值,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了内涵,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 正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2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1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看来,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且充满活力的氛围,由此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人格以及疏解不良心理情绪的基础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中畅所欲言,针对教师设计的德育节点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宽松而有趣味的课堂,所 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上课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内的驾驭引导,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积极探究的时间也非常有必要。小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下学习,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智力发挥与参与度空前,能够在德育节点处呈现各抒己见,敢于发言争论的现象。小学生天性纯真,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能够将身边的真善美和自己对相关事情的看法表达出来。教育工作者还要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心理疏导以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在确保充 分发挥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巧妙使用语文德育教材
教师为了实现教学和德育的融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在浏览阅读文章以后描绘黄山奇石的奇丽,景色秀丽,在感受意境的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播放黄山四绝的镜头,让学生感受黄山奇石所具备的独特美,了解黄山奇石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欣赏黄山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新知识的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具体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独特的美,受到文化的熏陶。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奇石进行研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配乐、齐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自然,让学生感知在界中美好事物,更愿意去观察、去探索,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备课时还需要抓住每个单元的主体思想,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语文。
2.3 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每一个学习科目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而在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面对非常多的语言文字内容 ,如果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良好地掌握,就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感觉到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难以提起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学习情境来强化教学效果,德育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构建相应的情景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实现德育教育。
2.4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展开,还应当基于新课标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因为德育教 育本身就不同于传统教育,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而要想加深对重难点知识记忆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实现,为其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身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就比较小,对于抽象化的德育教育知识并不能够牢牢地记忆,故而可以通过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德育教 育顺利开展,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获得绝佳的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让其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学习习惯。再者,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达爱国思想,这有助于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此外,也要明确学生学习目标,进而促进德育教育健康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致使德育教育水平难以得到提高,所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优秀教师应基于新课标志下提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也要明确教育目标且丰富教学形式,更要创新教学方式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促使学生往全面的方向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其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赵毅.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研究[J].学周刊,2021(21):29-30.
[2]郭碧福.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47):25-26.
[3]王晓珍.试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1(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