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迪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第三幼儿园 邮编:061000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品格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只有人们都具备了良好的品格,自身及社会的素质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的品格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下文将对幼儿品格教育的内涵及实际意义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系列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品格教育;意义;策略
1 幼儿品格教育的内涵
对于“品格”,学界并没有确切而统一的定义。一般 认为品格与一个人的个性、品德、心理、人格等密切相关,当说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格时,即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健康的人格等。心理学家章志光认为,“人格与个性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人格与个性是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即个人的心理面貌”。有研究者认为,品格与性格含义一致,而品德与品格(性格)有重合的部分,但又不完全相同。“性格中既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前者如对人对事的态度诚恳、正直、勤奋、忠勇等,都是人们公认的好品格,而虚伪、自私、懒惰等则是不好的品格;而没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性格如内向、外向、乐观等不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只不过是不同人的性格特征。前面这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性格特 征也就是道德品质。
2 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学的意义
品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又叫做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是人的思想品德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的方面。道德教育可以保证孩子在成长阶段思想是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用这样的教育为道德教育。为了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培养,就需要进行品格教学的训练,这些训练包括了智慧的启发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一些国家都进行个性化教育,促使这些国家的公民在对自我进行权益方面的保护,但是缺乏了公民对家庭、对社会,以及对别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要对公民进行道德思想的培养,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在近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都开展道德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在幼儿园进行品格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策略
3.1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品格教育
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时,教师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渐地渗透品格教育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潜移默默地促使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品格。比如,教师在学生吃午饭时,向学生讲述水稻种植、蔬菜水果种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来之不易,同时引导学生去了解食堂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从而促使孩子体会到劳作的辛苦,之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在吃饭时不能浪费粮食。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并且引导孩子掌握餐桌的基本。其次,在幼儿 玩完玩具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将所有的玩具摆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在幼儿归位玩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保证幼儿能够将玩具合理规整。
最后,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监督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家人们的用餐习惯、生活用品使用习惯情况,然后给予幼儿时间让幼儿分享自己监督的结果,教师需要给完成任务的幼儿给予礼物表扬,在学期末时总结哪位学生获得的礼物最多,可以评为班级中的优秀榜样,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 助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还促使学生能够去监督他人,潜移默默地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3.2 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师教学能力
首先,要招聘专业的教师进入幼儿园任教,通过培训后上岗。提升教师的家园合作意识,只有提高了品格教育的意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其次,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个孩子,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当有特殊情况时,平等地与幼儿对话,讨论事情的原委,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注。当发现问题时,教师可以抽时间与家长沟通,把幼儿在园所的一些特殊表现,告诉其家长,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更好地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幼儿的发展。
3.3 以家园共育为突破口,创品格特色教育新模式
一方面是资源共享。教师充分发挥家长群的作用,让家长群成为家园共育的良好平台,发挥家长在群里分享教育效果的最大作用,带动其他家长关注、参与家园共育计划;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其专业、特长更是宝贵的资源, 教师应该和家长充分沟通,邀请家长利用其专长和优势来园开展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开展走出校园的亲子活动等, 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让幼儿亲身实践,培养良好品格。另一方面是需要共同的措施。使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培养能在家庭、幼儿园不同的情境与场域中得到不断的操练。教师和家 长共同关注幼儿某项能力或品格的培养,及时奖励幼儿的良好行为或进步表现并记录下来,家园共同分享,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帮助幼儿及时巩固良好的行 为表现、习惯。教师和家长在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同时,以一种发现的眼光去认同、赞赏,定期分享,使幼儿的 良好品格行为被标明、赞赏、强化。
3.4 开展品格课程教学
在品格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要认识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有明确的故事线索,能够真正 启发幼儿、熏陶幼儿,而且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也可自发分析绘本故事的主题思想,可以直接延续、 拓展品格教育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主动利用绘本阅读活动渗透品格教育,及时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丰富幼儿的 精神财富。就如在《我爸爸》绘本阅读中笔者就让孩子们观察了多幅图画,使其总结了绘本中爸爸的形象,如幽默、 可爱、勇敢等,据此激发幼儿对父亲的感恩、爱意。由于《我爸爸》这个绘本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亲的形象,有很多孩子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无形中便加深了幼儿对父亲的感情。但是,也有幼儿很少与父亲亲 密相处,因为父亲的工作非常繁忙,还经常出差。这时就告诉幼儿,父亲往往是不擅表达的,但是他们的爱却隐藏在角落,有时候是幼儿最想要的礼物,有时候则是最令幼儿欢喜的玩具,所以孩子要主动寻找父亲的爱,也要包容父亲的不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格教育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教学内容,而任何良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的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培养同样是需要长期坚持努力才能实现的。幼儿时期的品格教育能够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园与教师都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郑娜冰.浅谈礼仪品格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路径[J].考试周刊,2021(39):167-168.
[2]陆宏.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219.
[3]李春燕.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教书育人,2013(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