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卫叶
靖西市第一幼儿园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内容将教育始终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将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而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将所学与所教联系在一起。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概念融入到现代幼儿教育中。作为幼儿教师,应将其更好地渗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教育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启示
引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针对教育讲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就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在教育中要注意幼儿的实际生活,教材内容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的经验,让我们的幼儿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能够轻松熟悉地学习,从而获得重要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同时也是一种实践、参与和体验,幼儿教师如果想要让幼儿开心快乐地学习知识,就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学会观察、捕捉并且把握一切机会实施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念对幼儿教学的指导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儿教育,增强了幼儿教育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发掘幼儿的潜力,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生活教育理念提倡将幼儿教育向生活延伸,加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为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不断拓宽幼儿的视野。在幼儿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社会、家庭的有效衔接,在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带领幼儿积极学习,这样幼儿才能对生活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带领幼儿搜集生活素材,开设DIY生活艺术课程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发园内艺术创作素材,例如花瓣、落叶、鹅卵石、树枝、菜叶和豆子等素材,打造园本DIY生活化艺术设计课程,激发幼儿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树叶来作画,利用树叶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先把树叶粘贴在画纸上,再指导学生围绕树叶来进行作画。有的孩子搜集了细长的柳叶和小扇子形状的银杏叶,根据这两种树叶设计了跳舞的小女孩,用柳叶作为小女孩的眉毛和头发,用银杏叶做小女孩的裙子。有的孩子利用各种颜色的豆子拼出小汽车、挖掘机和小动物,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创作原型,幼师指导孩子们先在画纸上画出轮廓,再用胶水把豆子黏在画纸上,让幼儿自主选择颜色搭配和造型设计,满足不同幼儿的美术创作需求。这样的美术课程更接地气,更贴近幼儿生活,幼师带领孩子们搜集美术素材,这样的美术素材远比美术课本要更有吸引力,孩子们绘画的热情也会更加高涨,有利于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有效性。
(二)从幼儿课堂走进生活,从幼儿生活回到课堂
为幼儿打造生活化教学课堂可以让幼儿感到生活的趣味,再将这种趣味融入幼儿的教学课堂,将我们的幼儿课堂也变得充满了“人情味”。
例如在幼儿要学习《感知6以内的数量》教师就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带入幼儿的生活,组织幼儿进行一场活动,“一起去买东西”将幼儿分为“顾客”和“老板”,然后给幼儿制作道具去购买6以内的数量的东西,然后用6以内的钱去交换,将这种幼儿在生活中能够遇见的情景搬到我们的课堂上,让幼儿感到亲切又好玩,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从中获得知识还能发展能力。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生活实际为幼儿创设情境,陶行知先生讲过,读书一定要活读书而不是要死读书,这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对教师的要求则是要教动的书而不是静的书,我们要将生活作为核心,从而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因为教育和生活本身就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和生活两者的结合发生作用,把握住生活所有的素材和生活中教育的机会,从而真正地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地实现我们一直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跟现实的背景紧密相连,幼儿才能真听、真看、真感受,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生活中找灵感,而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教师在幼儿教育时应该让幼儿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并且跟随生活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地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进程,给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其他幼儿,并且主动地去探索交流,在这样一个令人愉快和自信的生活化体验课堂上去感受学习的快乐,并且能够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从而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终身使用的良好品质。
(三)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知识
实践出真知,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当幼儿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掌握知识。如果教师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富有生活力的,都可以引导幼儿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在幼儿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动起来、做起来,使教学生活化,并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如教师可借助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生活力和创造力。
如在讲授幼儿园大班的音乐课“猴子学样”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猴子学样的视频,让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为猴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并且之前都学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对猴子的动作特征也比较熟悉,所以幼儿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和表情是很轻松的,这样的教学很具有吸引力的,很容易把幼儿引入教学情境。
此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让幼儿自己创编“猴子学样”的舞蹈,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创编,让幼儿一边玩,一边学,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玩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感受到游戏也是学习。面对喜欢新、奇、特的幼儿,教师一定要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入手,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实现教学生活化,并做到教学内容既联系生活实际,又能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开展实践,在生活中体验知识。
结束语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这表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主张贴近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能被有效地吸收利用。当前,幼儿教育正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幼儿教师需要传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让幼儿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融入自然,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秀琼.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56-57.
[2]朱惠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36):72-73.
[3]施凌凌.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教育的探讨及研究[J].参花(上),2019(08):109-110.
[4]唐华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81-182.
[5]杨培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周刊,2018(2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