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陈梁
[导读]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

        陈梁
        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东方名园幼儿园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使用适宜的言行来指导幼儿游戏,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自主性
        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缺乏的表现
        (一)角色游戏中自主性缺乏的表现
        幼儿积极性发展是自主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游戏材料是影响幼儿积极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戏材料的投入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
        幼儿在游戏中与游戏材料、游戏情节互动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游戏问题是 游戏的非社会性问题,这些问题看似阻碍了幼儿的游戏进程,但是实际上成为了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机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幼儿把游戏状态切换成解决问题的状态,如何解决问题让游戏继续下去成为了幼儿思考的问题。
        (二)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缺乏的原因
        幼儿除了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互动之外,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也至关重要。开放的、创造的、自主的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发展,但是目前为止,幼儿园的游戏材料缺乏开放性。幼儿发展过程中差异性和层次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差异性,差异性教学、差异性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关注。但当前影响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原因就是游戏区域创设差异性。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使区域创设具有层次性。
        三、培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主性及应用策略
        (一)突出指导重点
        1.关注幼儿角色扮演,增强幼儿角色意识
        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变的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的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人一生中扮演着种种角色,就家庭而言,有构成家庭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就社会而言,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角色,如:农民、工人、医生、警察、教师、军人等;就个体发展过程来看,出生后在家做子女,入学后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了职业角色,有了子女后为人父母等等,每一种角色的相应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注游戏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游戏中,经常会发现抓、撞事件,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说教、批评。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后,“肇事者”也乖乖认错,可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在后面的游戏中这样的事件还是会屡次的出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收到的效果不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在“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医院”里人很多。乐乐戴着听筒,穿着白大褂,一副医生的架势,轩轩在一旁做配药的医生。突然一阵争执声传来:“医生你拿错药了!这是什么药啊?好像不是咳嗽药水。”闻声我走了过去,问:“发生什么事了啊?” 轩轩很委屈的说:“陈老师,乐乐她配错药,病人吃错了药会死人的,我跟她说她根本就不听,她还抓痛我了。” 乐乐不服气地说:“我也不知道呀,这里药太多了呀。”我一看,真的好多,各种药都堆在一起。

我问轩轩:“那么多的药,你都辨别得出吗?”“我会啊,我都知道的。”我随手拿了一瓶药水,问她:“这是什么药啊?”她想了半天没答出来。我就对她俩说:“我们不认字,容易拿错药,那我们可以想个什么样的办法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药呢?”。轩轩和乐乐两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在药瓶上面做一个记号,这样在人多的时候也不会拿错药啦。孩子不再争执,开始认真地在药品包装上做记号。
        ?幼儿在游戏当中充当主要的角色,教师要善于关注游戏的过程,在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应适时介入,当幼儿实在不能解决问题时,给予幼儿一定的支持,并和幼儿一起讨论。这样教师和幼儿之间既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又能丰富游戏内容,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
        3.关注幼儿需要,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的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反映 ,是幼儿感知生活 ,认识生活的反应。因此幼儿的生活是角色游戏主题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生活环境的幼 儿会产生不同的主题内容 。如同在绘画课上,老师要求画一辆汽车,浩浩画得是小汽车,而强强画的是公交车。在老师了解之后知浩浩每天是妈妈开着小汽车来送他的,而强强爸爸妈妈工作忙,每天是外婆乘公交车送他来幼儿园。不同的交通工具给幼儿不一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幼儿的游戏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生活是很重要的。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基本原料, 教师和家长应让这些原料多一些。
        (二)注重指导方法
         1.以角色身份介入
        (1)在游戏的刚开始时,教师可作为参与者和支持者参与到游戏中去。每个孩子都有个别差异,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会有不同的游戏主题产生。教师可根据本月主题或者幼儿的想法来确定游戏主题。在主题确立完成后教师要尽可能支持幼儿的游戏,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场地和游戏材料。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参与幼儿活动,促进游戏进一步开展。角色游戏开始后 , 教师主要观察儿童角色游戏的进行 , 发现问题及时介入,进行干预 。在活动中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作为参与者的身份慢慢引导幼儿,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2. 鼓励、诱导、暗示的方法去引导幼儿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励他们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定的特点,缺乏准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力,他们往往是从成人的评价中来了解自己的行为。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起榜样作用的,因此,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应该给以鼓励和肯定,使幼儿的自主性能够得到更深一层的发展。有时,教师用一个眼神的暗示,也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的争抢、推搡是难免会出现的,教师有意味地笑一笑,并用手摸一下孩子的头,适当地运用眼神和手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幼儿真正需要的是自主的进行活动,他们并不需要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在活动过程中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快的自身体验。作为幼儿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活动以后,接着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材料、发现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把握指导时机
        教师在平时和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生活学习的喜好,准确判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需求,把握好时机,有效的介入指导。例如“医院”里来了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住院,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解决,这就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协助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继续下去。然而当问题顺利解决完后教师要及时退出。角色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如果教师频繁参与其中,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小英.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66-67
【2】李建群.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6):31-32
【3】高琼英. 角色游戏该评价什么【N】. 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6.20 第15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