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王伟 肖海燕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抽象性、逻辑性、复杂性往往令小学生望而生畏

        王伟 肖海燕
        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重庆市北碚区400701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抽象性、逻辑性、复杂性往往令小学生望而生畏。小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数学体系,也缺乏成熟的数学学习技巧,因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觉得晦涩难懂,理解不到位,学习吃力。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透彻地消化数学概念、定义、原理等理论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培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整体数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思想
        1.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现状
尽管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并未达到其预计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存在偏差。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学教师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奉行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反复的机械化题目训练,让学生被动的、低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及深层内涵掌握不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渗透点存在偏差。作为一种普遍的数学思想和工具,数形结合思想整合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师往往只注重代数教学,而非数形结合,这种单一化的教育方式,难以实现最佳的数形结合效果。
        2.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新课改以来,数学教学目标有所变化,强调对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培养学生的启发式思维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多种授课方法和授课思路。另外,数学理论的抽象性使学生很难理解,加大了学习的阻碍。只有借助数学思维,才能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授课过程中有诸多的应用,使学生有更好的思考思维模式和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3.小学数形结合应用策略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形结合无疑会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一些原本抽象或对学生而言难以理解的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起初阶段,学生会面临不知如何使用数形结合的困境,即不知如何将数转化为形,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形结合的使用方法,比如在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小明过生日,把蛋糕平均分给五个人,有三个人已经吃完了,问剩下的蛋糕是原来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将分数单位以圆形图的方式画出来,将吃掉的和剩下的用不同颜色标出来,通过数数便可得到答案。对于抽象思维较弱的小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实用的数学解题技巧。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反复地训练和引导,才能将这种思想深深地植入学生们的脑中,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教学工作中,借助直观的图形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孩子们对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使得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对于概念的讲解,教师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一些练习题,即便不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也能解出来,教师也应该训练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让数形结合真正深入人心。
(3)通过数形结合培养想象力
数形结合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不同维度之间的转换,也就是所谓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转换,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借此开发小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数学课堂上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和乐趣所在。比如在学习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旋转、平移和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硬纸板,然后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通过旋转、轴对称后是怎样的,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看最后的结果是否和想象中一样。这种“数形结合”加上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趣味之中掌握数学定理,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充分激活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兴趣和好奇。
(4)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图形和几何”这一板块在小学数学中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由于几何的多样性,学生很难形成知识结构。另外,图形和几何是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是小学生的首要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图形与数字相结合的思想,用多种方式表达枯燥的数学概念。相较于文字,小学生对图形的关注程度更多,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正确地将文本转化为图像,从视觉层面出发,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5)结合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的接触也不多,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其理解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其大脑能够处理的信息大多是直来直去的而非弯弯绕绕的,是浅层次的而非深层次的。因此,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数形结合的优点是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图形与数字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节约学生的解题时间,正是因为它可以使问题“容易理解”,节省阅读时间,进而在更好地理解背景下快速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教师要利用好数形结合这一工具,帮助小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结语: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普及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当分析问题原因所在,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斟酌,反复思考,反复改进,让数形结合的思想切实渗透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红.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田丹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为例[D].锦州:渤海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