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刘娅
[导读] 思维导图在目前的教育中并不陌生,这种教学方法最早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布赞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所提出的。

        刘娅
        重庆市巴川国际高级中学校 重庆市 铜梁区 402560
        摘要:思维导图在目前的教育中并不陌生,这种教学方法最早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布赞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所提出的。运用思维导图的特性,学生可以更灵活的知识结构,并梳理出各个章节主要的内容、难易教学点、对应的方法或者学习的步骤,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这里就围绕着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做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图形学习工具它会基于人对问题或者内容的掌握,罗列出详细的内容结构图,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明确知识体系,对知识的框架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对于数学复杂的关系,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都可以进行有效总结,并将内容可视化、问题清晰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复习上更游刃有余,提高课堂复习效果。
        1在高中数学复习课堂应用思维导图,锻件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对于很多学生并不陌生,以图、以文字呈现内容关系结构,让人一目了然内容的关系结构。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对于纯文字的知识,记忆率只有5%,而图文结合的话,记忆效果是不同记忆的五到六倍。而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就兼具图文记忆的效果,提高复习的质量。
高中数学复习课,重基础,把握概念理论、常用公式、常用题型是关键。过去的复习思路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练题让学生对一类题或者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但这种复习思路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同时局限性大,学生难以举一反三,课堂氛围也不佳,对构建知识体系作用效果低。因此,在复习课堂采取思维导图展开教学,注重对数学知识体系的串联,有规律性展开记忆与复习,综合梳理内容,点对点对常见题型展开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高三阶段的学生都存在学业繁忙,学习内容多,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质量的诉求,而要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依靠题海战术,课堂认真听讲显然并不适合,应该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借助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点的关系,点对点针对性复习,才能让知识更清晰,学习效果更出色。如在《算法》的复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出具体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罗列网络进行各个知识小节的复习,知识分层明确,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抓住复习的重心。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教育改革以来,一直提倡自主复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对于数学的复习亦是如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的复习,教师在其中可以提供相应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思维导图,抓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核心知识点,以掌握基础为核心,逐步罗列出整个章节体系的数学复习思维导图网络,学生在深入学习时既有目标,也有方向,学习效果也会更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制作,教师给与意见,让学生自主先预习数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知识的内化和系统归纳和总结形成的过程。

在其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复习资料,一些典型的图例外,辅助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如在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中,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专题复习或者单元复习的主题,作为核心词汇,这个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词语,一般放在显眼的位置,如其中的关键词就“推理与证明”就应该放在核心的位置。让后学生需要思考:这个核心词汇包括“推理”和“证明”两部分内容,因此可以罗列出“推理”和“证明”作为二级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再思考推理的方法和方式——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证明的方法方式——直接证明、间接证明以及数学归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展开深入的思考,如哪些推理符合要求、演绎推理又是怎样的推理、哪些直接证明的途径,就这样以此类推,学生会很快罗列出自己想要的思维导图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复习效果也更好。
        3复习运用思维导图,增强复习效果  
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阶段的应用非常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不同于文科,内容重点都会以章节知识点体现,递进关系、知识点联系明确,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好的训练效果,同性在数学学科中采取思维导图也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性,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复习特点,使得复习效果整体提升。之前有学校做过调查,话题是高中教师是否采用过思维导图,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老师采用过思维导图,但对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呈现形式、制作要求却并不了解;同时,对于是否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则更屈指可数。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目前的教学推广中并不理想,还有待提升。
思维导图在复习课堂上的运用,利于学生辨析数学概念,特解释容易混淆的点,清晰的明确更利于学生复习。同时,思维导图会结合图文共同呈现知识网络,学生对内容的记忆,理解也会更深刻,能够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
        4学法指导,增强复习效果
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这里具体以高中集合复习为案例,做具体分析。如在复习过程就需要引导学生就集合学习的方法、典型题型做研究,才能深入展开复习。这个过程,首先思考元素相关问题,学生对集合三大要素要牢记,分别是: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这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理论依据,所以集合的元素类问题就出现了,而且辅以分类讨论因素在其中,此为第一种题型;其次,就子集,真子集类问题,求集合的子集的个数问题,如果不融入分类讨论思想的话,也很难得以完美解决;其三,集合的运算问题,交集,并集,补集,还有一种新题型的叫做差集类问题,结合veen图表法,数轴,还有不等式的解法,可以较轻松的掌握;最后,较难题型就是含参数问题,这类问题必须分类讨论,若果思维不严谨,考虑问题不全面,很容易掉进题设的坑中。通过这种思路进行思维导图的复习,学生既会掌握知识的特点,对题型解答也有更深的理解。
        结束语:思维导图在复习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很好梳理知识结构,利于学生复习、总结规律。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为川.巧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地理复习效率[J].高考,2020(24):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