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贝贝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沈阳 110161
摘要:做好能力管理、绩效激励措施,能够改善工商干部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化人员配置、清晰管理思路这几项新形势下工商干部的能力管理措施,介绍了做好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合理制定考核方式、制定配套监督制度、构建综合激励机制这几项绩效激励措施。
关键词:工商干部;能力管理;绩效激励
引言:新形势下各类新政策、新方针的推行,使得工商部门必须面临更大的工作量,以及更高的工作质量要求,因此,工商部门需加快推进干部能力管理以及绩效激励工作,以提高队伍整体业务能力与工作积极性,促进新形势下各类政策、措施的顺利落实,为工商工作水平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新形势下工商干部的能力管理
(一)明确树立管理目标
为了响应新形势背景,对工商干部工作在效率、质量、创新等层面所提出的要求,应当在开展能力管理时,根据工作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以确保工商干部能力管理工作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一般来说,工商干部的能力是由政治素养、履职能力等要素组成,因此,应针对能力要素,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以提高能力管理工作的精准度。其中,在政治素养方面,需将目标建设聚焦在对各项指示、方针、政策精神实质的精准把握上,增强干部的工作理解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方向。在履职能力上,则要将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文化积淀等方面定位为能力管理重点,以构建出一个会监管、善钻研、精法规的干部队伍,提升其履职能力水平。
(二)完善管理机制
在能力管理中,还要围绕新形势背景,建立配套机制,以有序地组织各项培训、考核等能力管理工作,持续推动工商干部业务能力的发展。通常来说,能力管理配套机制主要是由课程系统、培训载体运维系统、人员组织系统等部分组成,应结合当前形势,逐一完善上述所有机制组成部分,改善能力管理组织效果,保证各项能力管理措施能够顺利落实。在此过程中,根据新形势对干部学历、技能的要求,应当重点关注先进管理技术引入与学历提升,并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对原有培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来完善课程系统,同时,顺应新形势下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积极运用信息化培训载体,提高能力管理效率。此外,在人员组织系统上,还要结合课程、培训载体的变化,改善培训组织方式,深入优化能力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推进能力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科学化人员配置
根据各个干部所持有的专业能力优势,进行科学的岗位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干部的潜能,推动干部团队整体业务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能力管理中,科学化干部配置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需先明确各个干部岗位对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侧重点,然后通过测试、考核等方式,了解干部的能力优势、特质,再以岗位、能力相互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员分配,同时,还要注意定期组织相应的岗位工作测评,以及时调整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使人员配合更加科学。此外,在干部配置上,还可以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以便于将各个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性,为人员配置提供更加精准、详实的依据,增强人员配置的科学性。
(四)构建清晰的能力管理思路
为了有序地推进能力管理工作,应提前构建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以减少工作落实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强管理工作质量。
基于此,在能力管理中,需先对在岗干部开展业务能力调查,以统筹、归纳出当前工商干部业务能力上的薄弱点,然后结合新形势对工商监管工作提出的要求,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能力管理工作计划,实现管理思路建设,为能力管理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新形势下工商干部的绩效激励
(一)做好考核指标体系建设
绩效激励是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绩效激励工作的准确性,应当围绕新形势背景,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干部的工作成果,然后根据该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绩效激励措施,以提高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在指标体系建设中,应先根据新形势下工商管理需求,制定相应的干部工作评价指标,而且应注意,在选取指标时,应当重点关注指标值计算以及相关数据收集的便捷性,并保证所选用的指标项具备足够的代表性,不要选择表意不清或存在表意重复的指标项,增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此后,还要用层次分析法、信息熵等方式,进行指标赋权,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评价指标,为绩效激励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依据,增强激励效果。
(二)合理制定考核方式
工作考核结果是绩效激励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其强调塑造激励措施的时效性,以加快推动干部不断优化自身工作。而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考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为了增强考核结果的时效性,保证绩效激励措施的及时到位,需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改善考核方式,并将工作考核转移到线上进行,然后通过信息共享、移动网络化业务考核等方式,对干部的业务落实情况、自我提升现状进行实时的评估,以增强绩效激励工作的时效性。此外,考虑到新形势下,干部的大部分工作均涉及到信息化办公系统操作,因此,可以引入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干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来实时评估其工作情况,为绩效激励提供更具时效性的依据,提升绩效激励工作水平。
(三)制定配套监督制度
在绩效激励中,为了保证考核结果这一激励工作开展主要依据的可靠性,还要注意关注配套监督工作的落实,并通过积极完善配套制度,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以保证绩效激励效果。在制度建设中,应当先完善责任追责制度,并通过制度条款构建出清晰、具体的追责流程,同时,还要制定出详细的监督检查工作要求、标准,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体系,指导监督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增强监督工作效果[1]。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流程构建相应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工作的有序性。
(四)构建综合激励机制
为了增强绩效激励效用,应当构建一个综合激励机制,实现对精神、物质层面的并重,提升绩效激励落实水平。在机制建设中,针对精神层面,要将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精神层面要素,融入到绩效评估中,然后将此部分绩效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进的依据,以实现精神激励。在物质层面,则应适当提高绩效薪酬数量,以更好地满足干部的物质生活需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外,还要引入奖惩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绩效计算方法,来实现奖惩激励,增强干部工作的自觉性。但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必须应保证计算方法合理、科学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计算方法,增强奖惩机制的可行性,提高绩效激励落实效率[2]。
结论:综上所述,提高能力管理力度,有效推进绩效激励策略,能够增强工商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工商队伍建设中,借助合理的能力管理、绩效激励策略,可以优化工商部门的人力资源利用率,促进工商业务的高效运作,从而使工商部门能够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各类相关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董禹辛,李正楠. 新时期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评《新时代干部培训方法创新》[J]. 科学决策,2021,(02):94-95.
[2]中国工商银行长春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非利润单位绩效考评中应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J]. 现代商业银行,2020,(2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