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站塘校区
摘 要:近年来,小学生体质状况有喜有忧,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小学生平均身高有所增长,忧的是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突出表现在耐力和柔韧素质下降。体育老师感到很茫然:体育课怎么上?上哪些内容才是学生感兴趣的?
关键词:兴趣 身体素质
引 言: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不只是简单的体育动作和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当中将学到的体育动作和技术要领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更要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只有把课堂上的“要我练”变成课外的“我要练”,才能达到和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的目标。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参加的积极性是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重点。
一、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已是每一学年学校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析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数据,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降低,这一现象说明了我们现在的教学在某些方面或许出现了不足之处,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有包袱压在身上,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没兴趣,教师没压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就不容乐观,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终究要关注在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
二、小学生的学情分析
小学时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过程中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这个教学形式一直占据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统一化和强制化导致体育课单调、枯燥。这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教学格局,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1]。学生的体质状况也没能得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三、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1.体育教师知识渊博,技能丰富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熟悉掌握体育课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识。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能用简明概要,生动形象,风趣多彩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讲解,这可以达到感染学生,激发兴趣的效果,加上教师准确、熟练、轻松而优美的示范动作,才能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
2.教学内容丰富
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因为兴趣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教学内容入手,学习内容越丰富,越精彩,学生就能更有兴趣的投入其中,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就会积极地学习,就会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的良好形成都得到了提高,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改变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不同,思想智力和体力各异,而且男女生在生长发育期间生理、心理差异有明显改变。因此,采用同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要求,会使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分类指导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体质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分组,对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量加大运动量,提高教学目标。面对身体素质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降底要求,使之能完成动作,提高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4.利用信息技术
在体育课中适当加入理论课,在上理论课时播放即将要学习的动作动态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在家长的陪伴下到达空旷场地,复习所学动作,让家长将学生的动作视频拍摄并传发给教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带动了家长跟着一起锻炼。
四、小结
国家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并建议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关怀,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与奋斗目标。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深化和提高,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学校而且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宽,必将引起学校体育全方位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