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青梅
四川音乐学院美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摘要: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下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注重德育与美育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起到推动学生发展的作用。良好的初中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舒缓情绪,让学生获得对美的追求与理解。同时优美的音乐旋律流露动人的情感元素,在不断深入学习中净化学生心灵,强化学生品德修养。因此,这里围绕着初中音乐课堂以美育德的实践做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
关联词:初中音乐课堂;以美育德;实践策略
一、初中音乐课堂展开以美育德的实践教学内涵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推崇素质育人、美学育人,其中以美育德就是重要的教学理念。以美育德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陶冶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元素,从而通过音乐教学完善学生品德修养,加快学生全面的发展。
目前,素质教育的当下,音乐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以美育德的教学目标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审美能力、审美修养等要素的锻炼,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挖掘,这是一种创新性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非凡。因此,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局限束缚,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另外,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根据音乐的可塑性与抽象性特点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为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具有艺术性、欣赏性、美学性以及感染性。借助这些特点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引导,激活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目前的审美教育其目的就是挖掘学生内心潜在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学生塑造良好品格意义非凡。
二、初中音乐课堂以美育德的实践策略
(一)努力塑造美的教学形象
对于音乐课程教学,它不仅仅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是系统化展开音乐训练。让学生在体验教学的过程形成对美的追求与理解,对美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形象要美。而具体的教学要求有这些:首先音乐教师应当注重仪态美,教师穿着合理,举止文明,从穿着打扮上能给人一种文质彬彬感觉,利于感染学生,更好的注重个人形象与气质,塑造对美的形象追求。其次是情绪的控制,一般来说,乐观、积极的情绪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利于学生心态的放松,更有效的集中于学习。为学生构建良好氛围。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仪态美,也要控制好情绪,这是开展以美育德的重要条件。
(二)构建良好的美学视听环境
对于初中阶段音乐课程的学习,它不需要像传统学科一样不断的争论与分析,音乐的学习需要构建一个安静而美好的环境,这样利于学生更好的赏析音乐。
并挖掘音乐存在的魅力,这对于音乐的教学十分重要。音乐教室的布置应当充满艺术性,座位、乐器的摆放不应该过于传统,在音乐欣赏中老师应该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更利于学生美学能力的培养,感受音乐的美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良好的视听环境,让学生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例如在学习音乐家谭盾《水乐》的教学时,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欣赏音乐环境。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大自然的风景图片或者视频。同时再播放音乐将其中的情感流露出来,课堂中正回响着动听的音乐,学生的大脑浮现出《水乐》的美丽画面,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唤醒学生对自然美的追求,净化学生心灵,更好的塑造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在教材中挖掘美的内容
一般来说,音乐课本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这是客观条件,也是必要条件。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供学生学习与欣赏,从而唤醒学生的美学意识。尤其是容易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歌曲,感情真挚的歌曲,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各类审美的因素,如场景美、旋律美、乐器美等在实际教学中都需要做筛选,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要求,才利于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课堂中学习《奥林匹克风》时,这首音乐具有很强烈的情感旋律,在歌曲的欣赏中学生将产生爱国情怀,获得音乐审美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添加《我和你》《手挽手》《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这些音乐的主题都非常的鲜明,学生的理解也更得心应手,以此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落实德育渗透,发挥传导效应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教师更关注礼乐教育。这就出现了“礼”多表内容,“乐”多是以乐歌舞蹈展现。在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德育意识的构建,以教材内容为主题,以课堂讲台为舞台,从而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内容。例如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等,在这些曲目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渗透德育意识,发挥音乐育人的作用。
总结: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形象,给学生创造美的视听环境,然后运用美的教学方法,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育人目的,以美育德,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戈德蓓.初中音乐课堂美育渗透策略研究[J].大观(论坛),2020(04):138-139.
[2]王友美.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9(05):252.
[3]李颖.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体现美育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6(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