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滔 李跃军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深圳 518115
摘要:中职会计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专业,一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才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各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有效结合了动手能力极强的实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互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非常有助于学生会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揭示了目前中职会计理论与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阐述中职会计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规律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同时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有新的变化。为此,这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中将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合二为一,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设置不当
绝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课,虽然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以会计为例,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实践教学学时占比非常少,更多的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同时会计的理论教学主要以条例、法规、公式等教学为主,教师往往会缺乏直观的操作展示手段,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中职会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学习一定的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践教学,这就很容易会出现分时段、分场所独立教学的现象,等到学生开始学习实践课程时,由于时间上的滞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步,缺乏及时的实践操作,学生不可避免的会较多忘记之前的理论课程,这就给实践课程带来额外的困难,使得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2.教材及实训设施配置不完备
一是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如今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就容易使得教材的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同时受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多为常规模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难以满足时代所需。二是中职院校虽然拥有实践实训设施,但是往往仿真性不强,和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有所区别,导致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有出入,不利于学生就业。
3.操作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中职学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会计理论教学,大多数中职学校受限于场地、经费和师资等原因,在会计的教学上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学生学习实操的任务交给了企业去培训。如此这般,只专注进行会计理论的“填鸭式”灌输教学,疏忽实践操作部分,理论和实践操作联系的不够紧密,这样就使得学生对会计的实际业务操作没有深刻的理解,无法对会计形成综合性的认识。而且多数中职学校没有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而是由相关专业理论教师兼任,实训课走过场,达不到实训的目的,最后出来的结果自然是操作能力不足,对未来的就业不利。
4.不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的知识往往较为枯燥,教学内容繁琐,这对于学习该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由于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使得普遍较为活跃、灵活程度较好但是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在学习会计知识上更加被动,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到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容易忽略理论课程的学习;反过来因为理论知识较为缺失,学生初期即使会对动手实践教学更感兴趣,但因为自身对于教学目的不明确,中后期会感到实践教学单调、重复,学习效果无法保证,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三、中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建议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
作为一种复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理实一体化,中职学校必须要对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造,围绕会计、出纳、成本核算等岗位设置实践模块进行一体化训练。教学设计既要培养学生能力,也要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学校必须要了解当今企业对会计职位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分析岗位业务,整合学习内容来设计实训项目。
2.建立综合化的实践场地
要实现会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教学综合化平台和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一个综合化的会计实训场地,应该具备多媒体设备、网络、投影仪等硬件设施,并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提供会计工作相关的软件操作系统等内容,可以满足教师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同一个场地和时间完成理论、实践、考核等多种教学任务,如此才能克服传统的教学分离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对自身职业的认知,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来实现做到知行合一。
3.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管理工作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将会出现一个更需要关注的问题: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动”起来,意味着学生会有一定的自由度,无法像教室上课一样保持长期的安静。在实训室中,有可能无法保证学生每人都有条件进行操作,而且学生理解和动手能力不一致,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协助学生完成实训,这就会给不守纪律的学生机会,趁机扰乱课堂纪律,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这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时,改进教学计划以匹配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进行课程前,需要把班级分成小组,分组管理,任课教师、班主任、实训室管理员、小组长多层次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每一位学生的操作练习,并引入良性竞争,维持好秩序,从而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
4.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一体化”团队
会计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行,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水平之外,也变相的对会计教师团队提高了要求,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角色,不能再以知识型、理论型教师要求自身,应该在教学中贯彻一体化教学思想,多参加会计实践活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定期到校对学生开展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
四、小结
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实现中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的,当前社会不仅对会计人员有量的需求,更有质的需求,而理实一体化的实现,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提高的同时,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效地提高会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中职教师,为了更好的实现中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推动一体化进程,需要主动地改变固有观念,学习新思想、新知识,不断探索、积极地解决进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月琴.中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纳税,2017(35)
[2]赵晨曦.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浅究——以“会计电算化”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