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吴晓涛
[导读] 如今,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吴晓涛
        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邮编:065000
        摘要:如今,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发展也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中职教育是为培养学生具有一些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当前,随着教        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越来越明确,这一观念普遍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基于此,本文将对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体育;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对策

1 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中职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人格有促进作用
        中职生都是初中毕业后不想继续读书,但是想要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的叛逆心理十分严重,对周围的事情十分冷漠,不关心,有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坐在教室里学习已经丧失了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体育作为唯一一门以户外活动为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自由和娱乐性,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参与户外的体育训练当中,从而形成健康的体魄。体育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被消磨掉,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1.2 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重要途径
虽然如今中职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但是人们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中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学生只有学习不好才会去职业学校,因此,有些学生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存在消极心态,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差生,从而产生自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体育课堂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只是单纯掌握书本知识,还需要学生亲身去实践,和学习成绩无关,只和身体素质挂钩,故而就会给        学生带来阳光,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2 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2.1 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心理课程培训
在体育运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在学生面前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在学生人格培养和传授知识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中职学校的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不科学,方法不当,对学生心理状况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此,对中职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中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成熟健康的心理。
2.2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中职学生普遍在十四至十六岁左右的年龄段,正处在青春期与心理正在发展的这个重要时期。教师尤其要更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且,现在很多中职学生都是90后,他们普遍是在家中很受溺爱的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精神和吃苦精神,在同学之间相处上容易出现情绪化的状况。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为了当前非常急迫的重要课题。
中职体育教育在所有的教学科目当中最受学生的喜爱。        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它跟学生的生活最贴合,能够让学生在其教学过程中获得快乐。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缓解压力和发泄自身的情绪,同时能够让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结合体育课程的这些优点,善于对中职学生加以心理健康培养方面的正确引导,让中职学生从体育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2.3 中职学校要完善体育设备,为学生营造氛围
要想通过体育课堂强化学生心理健康,仅仅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学校也要充分重视体育课程,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完善教学设备,将室外体育课所需要的篮球、羽毛球等各种体育器材进行完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上课环境。比如,在进行篮球训练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篮筐,就会发生抢占事件,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还容易发生矛盾,如果有充足的篮球和篮筐,这种事情就可以避免,还会让学生之间相处融洽,最终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4 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创新快乐体育教学法
快乐体育是以开心快乐为中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爱好,在遵守教学原则、保证适当运动密度及运动负荷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使枯燥、单调的教材内容变得精彩有趣,使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形式多样。例如,教师可以对准备部分的热身环节进行创新,用有氧热身操替换传统的关节徒手操,让学生跟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如穿越丛林、匍匐草地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还可以有效调节学生        的情绪,缓解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2.5 要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引导策略
中职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健康情况而因材施教,即因人而异地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对于性格比        较古怪精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乒乓球运动;对于心神不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网球等项目;对于性格胆小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习武术等项目;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练习田径类项目;对于一些总是过度自信的同学,则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有较高技术难度的运动,如跳高或跳远等。教师不管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样子面对学生,更不要只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3 结束语
总之,中职体育是调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还可以适当舒缓或消除学生因学习和情感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利用体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秀丽.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强化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02):107-108.
[2]汤骏程.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对策[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60.
[3]高晓东.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0(13):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