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石海英
[导读] 新课标下,英语学科应该在注重语言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石海英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  天津 301700
        摘要:新课标下,英语学科应该在注重语言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然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专注英语知识而忽视文化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要了解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 领悟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互渗透,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的进步。因此英语教应该回归的到文化教学的层面,而不是一味的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从老师教学生学第一句话:What’s you name?My name is.... 开始,就有了文化教学的问题。学习西方文化可以更好促进学习英语,既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础。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学习西方文化可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西方文化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与英语国家的交流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双方交流时可能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误会。如“You haven’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have you?”汉语意思是,“你还没大学毕业,是吗?”按照中国人的思考角度,可以回答“是,还没毕业。”但用英语表示这个意思就要说,“No,I haven’t.”这就体现出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一点,很容易造成语言交际中的误解,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就必须全面地了解西文化背景。
        2.培养文化意识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要读懂一篇英语文章,必须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单词词汇量积累的很多,可是读英语文章时却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是因为英语作品都是以一定的背景文化为基础,文章的作者用词以及意思的表达都是英语文化为写作背景,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作为中国学生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就会出现英语文章的中的单词都是认识,就是读不懂文章的意思。
        3.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应该向学生讲解有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如在讲中西方的节日时,可以介绍西方节日的由来,并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了解中西节日的文化差异。在了解并感受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的过程中,学生即培养家国情怀,又拓展国际视野。
        4.中西文化对比可以更好的传递中国文化
        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用以提高我们自己。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学生可以更好的对文化进行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只有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我们才能明白文化的差异在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中的深刻意义。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我们才能更好了解西方知识,弘扬并传播中国文化。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量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能力。词汇形成段落,段落构成篇章,篇章承载文化。英语中意义相同的两个词很可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达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对一些看似相同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词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析, 从而促使学生对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学习。small potato 在英语中,并非“小土豆”的意思,而是“小人物”;green finger 也不是“绿手指”, 而是指“园艺能手”; 但是green hand 却和green finger 之间又没任何联系。如果学生不知道这些词汇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那势必会在交流中造成误解。
        2.在句子教学中感悟文化
        受到表杨称赞时英文中礼貌性的回复一句“Thank you!”。而中国文化中,就要谦虚自贬才显得礼貌。在英语书信中,开头就会“I’m writing to …”直截了当地说出写信的目的所在。而中文书信往往会用含蓄的表达方式,把写信的目的隐含在字里行间,让收信人自己领会。因此在书信体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就需要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用英语思维方式去书写英语作文。再如英语中如果要说冒犯性的话语,一定要先说“No offence, but....”或着“I hate to say it,but...”这些在教学中都要渗透进去,并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在实践中通过语句表达感悟英语文化。
        3.在篇章教学中体验文化
        教材当中有很多有趣的篇章是关于英美文化的,涉及到餐桌礼仪,社交距离,饮食习惯,校园生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这些篇章教学中教师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进行文化输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如在讲西方校园生活时,我给学生看了有关西方校园生活的视频,并引导他们说出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差异,并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中国学生或英国学生来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帮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接受文化差异,学会入乡随俗。这样学生既拓展视野,又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在拓展资源中理解文化
        与文章中的文化知识比起来,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习俗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我们想学好英语课程,就应该多读著名的西方文学著作的同时,多听著名英文歌曲,多看英语原声影视作品。从各方面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了解英语文化,比如美国近期的总统大选,以及中外对于新冠疫情的肆虐是如何应对的,从而更好了解西方文化,拓展我们的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当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不能缺失,如果缺失了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只有学习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更能准确的提高英语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西方文化,养成文化反思的意识,摆脱跳出中国自有文化思维的束缚,尊重各种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琴.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J].文化产业,2021(11):54-55.
        [2]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陈丽.试题与研究.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