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王昕
[导读] 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出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王昕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53000
        摘要;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出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实却是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在面对写作时,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状态,甚至会出现抄袭、应付了事等等问题,这使写作训练变成了学生们应付了事的强制性任务。将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一是为教师提供了可靠的教学工具,二是给予学生提升思维品质的机会。鉴于记叙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记叙文为例,剖析当下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为目的,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与记叙文写作教学有机、高效结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 记叙文写作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在1971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巴赞将其定义为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用来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所呈现的效果是一种带有中央图及其分支、关键词、色彩的图表,通过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图形、简洁的词汇、富有动感的线条等各种形式的结构,以及学生绘画、联想等能力,通过调动各种感官的能动性,有效地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记叙文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最熟悉、最常使用的文体之一。教会学生写好记叙文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基本而重要的教学任务,写好记叙文更是学习其他文体写作的前提。因此将思维导图用于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学习。
(一)思维导图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中的应用策略
        记叙文写作,本身这种单一的叙事要求,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学生匮乏写作兴趣,失去写作内驱动力,其实与我们教师所提供的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思维导图就其本身来说,对于学生就是一种新鲜的事物,能够引起学生观看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再者,思维导图是一个图形与文字的结合体,在绘制过程中,图形、颜色和线条的运用,能够引发兴趣,构建导图时所遇到的问题能形成认知冲突,继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引导得当,这些情绪都能转变为学习动机。这样一来,无形之中给课堂教学增添了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对这一教学过程产生兴趣。
(二)在写作立意中的应用策略
        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写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困扰大多也在于此。在面对已知的作文题目的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如何立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拿到题目后能快速地进行头脑风暴,确定写作切入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促进思维发散的工具,可以层层延伸,由一个关键词可以延伸出众多相关词语,这一过程是符合大脑思考的习惯,因此,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比如学生在面对 “我的危机故事”这一题目时,会因为“危机”二字的严肃性。而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学生可以轻易从题目中得到“危机”这两个关键字,但是这两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将这两个字尽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危机二字在《现代汉语词语》中解释为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危+机,即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往往与希望相伴。基于这样的理解之上,可以引导学生将“危”一字,理解为困难、挫折,将对“机”的理解转向为遇到危机之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在这样的思路基础之上,学生很容易将“危机”二字转化为克服困难、不惧挫折之意,“我的危机故事”也就成功转为“我在成长过程中克服苦难、不断前进的故事”,从而使文章主题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快的选择立意和组织素材。
(三)在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素材中的应用策略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写什么,也就是从什么方面进行素材的选择,以及哪些素材是适合自己习作的。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作文的素材的选择较为随意,且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学生整理出来的素材显得比较混乱,难以进行有效的利用。而思维导图能够以“点、线、图形”组合的方式,将学生脑中的素材网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对素材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利用。

“我的危机故事”这一题目,学生立意在怀抱希望克服困难之后,就要开始考虑选择素材和筛选素材的问题了。学生生活一般围绕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三个选材方向为中心,进行素材的拓展与整理。在家庭方面选材,就可以是与家人的关系产生了危机,但是因为有爱的维系,仍然能够和好如初;在学校方面选材,就可以聚焦于学习遇到困难,但是仍然不放弃努力,与同学之间友情产生了危机但是仍在努力修复;在社会生活方面,国家或者是民族遇到了重大危机,但是整个过激能够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由危机这个关键词阐发出学习危机、友情危机、亲情危机甚至到国家危机三个选材范围,但是由于前面有一个限定词为“我的“,那么学生在选择时,就不能选择社会方面,这也是一个素材的取舍过程。那么在剩下的学校和家庭中,学生可以任选一个方面进入深入的思考和发掘,使自己的文章有血有肉。
4、帮助学生谋篇布局的应用策略
在已经确定好立意和选择好素材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出现随意堆积素材、习作详略不当、逻辑混乱等问题。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逻辑性较强的关系图,是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的。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明确自己应该将大篇笔墨落在什么内容之上;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写作顺序,采用顺叙、倒叙或者插叙;进而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选用什么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怎样安排,内容详略怎样恰当;最后统观整篇文章,明确文章最终想要表达什么,将要表达的内容明确展示出来。,如在上文所说的“我的危机故事”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关于行文思路的简明扼要的思维导图,确定好立意和取材范围后,结合思维导图勾勒写作的框架体系。首先是整篇文章的写作重点在于面对危机时人的态度,那么大量的笔墨应该落在自己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不屈不挠的态度。接着,因为题目中有故事二字,因此强调学生习作的叙事性,学生就应该考虑自己叙事的顺序,且产生危机,面对危机,克服危机这三个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详略安排。最后,这个题目强调的是学生应该在面对困难时,有一定的信心,不能被苦难所打到,那在文章中,就需要把这部分的内容展现出来。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对于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我们可以加以开发利用的工具。但是,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比较深,部分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具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这需要教师不断改善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方法,真正让这种思维工具成为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助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将这一工具的使用方法内化,逐渐适用这种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兰雅文.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思维训练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8)
[2]俞裕霏.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21)
[3]刘红霞. 思维导图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4]张凤祥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用性分析[J].语文课堂内外.2019
[5]白金松.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