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沈伟鹏
[导读] 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信息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伟鹏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信息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了运用信息工具与资源的能力,还包括了收集辨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社会环境和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对信息活动形成良好的态度,利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学生信息素养不仅包含了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基本了解,也包括了学生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在未来生活工作中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以及对信息道德的了解。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学生 信息素养 教学
引言
        目前教育行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个性发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重要教学新理念。那么,在高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技巧,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信息素养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中对信息素养有着准确的定义。信息素养体现了信息技术内化于心的水平与修养,它包括信息意识、知识、能力与道德四个方面。在信息素养中,信息意识是主要前提,只有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方法,才能进一步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运用能力。信息知识是养成信息素养的重要基础,只有积累丰富的信息知识才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在信息素养中,信息能力是主要核心,也是信息时代生存的主要技巧。信息道德是信息修养的主要规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让学生运用信息知识造福社会。信息素养中这些内容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构成了信息素养的科学含义。在科学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相互融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二、提高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考范畴中并未纳入信息技术,因此,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视,一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用来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应从自身观念与意识出发,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到更多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在平时如果不注重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一心只读圣贤书却不关注新闻时事等,很可能在面对高考语文、政治等题目时不知如何下笔,如果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教学知识,对教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开阔眼界,轻松应对政治考试或语文写作等。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才能给予学生合理的信息技术学习时间,保障学生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比如分层教学法就是十分适合的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由于出身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都有着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所差异,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这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因材施教,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拓宽课堂教学容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让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能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知识拓展与延伸,扩展学习范围。例如,针对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信息技术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习编程知识或软件应用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分层教学法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也能符合当前信息时代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
(三)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校应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指的是人们了解、获取与判断信息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与接受信息知识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接触信息技术的高中学生往往利用互联网来玩游戏、听音乐等,在学生看来信息技术更多时候是用来娱乐的工具,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利用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对高中教师来说,在教授学生信息知识,培养信息素养之前,必须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的能力,多多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讲解信息资源相关概念,培养学生自主上网查询信息的技巧,介绍一些提高综合实力的教学网站,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之余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查询资料来解答,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信息课程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信息素养。
(四)培养学生信息品德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相关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信息品德,让学生成为既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又具有较高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知识教育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有效帮助学生以最好姿态融入现代信息社会。另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联系密切,计算机作为应用网络技术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带领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扩大知识面,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信息知识,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
总结
        高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所以,高中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基础下,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郝德军.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探索[J].高考,2020(33):42.
[2]马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科普童话,2019(15):101.
[3]刘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4):21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