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培秀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第三初级中学 广西 崇左532200
摘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寄宿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进一步树立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生物学科对于寄宿生未来的成长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寄宿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使其在个人生活、饮食、卫生、睡眠以及运动等方面都提高能力,最终养成较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此,本文通过论述寄宿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下面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寄宿学校;生活习惯
前言
生物课程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同样也是一门和我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收获一定的生命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塑造。所以,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通过生物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从中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将这一项任务作为初中教学阶段最关键的教育任务。
一、培养寄宿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对其今后的生活与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生物课程来讲,初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寄宿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掌握理论化生物知识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实践能力与正确意识,进而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此外,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师,一定要全面地意识到这一课程对于奠定学生思想基础的重要性,并善于采用生物教材,从中挖掘多样化的知识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始终秉承热爱生命,注重卫生的生活信念。最后,教师要利用生物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注重饮食方面的均衡营养,让其科学地生活【1】。
二、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寄宿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策略
(一)适时点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诱导
在初中生物的课本当中蕴含了众多的知识点,并且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把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应用相互融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物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样的效果要比“灌输式”教学的成效好。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将他们的实际状况与生物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点,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譬如,教师为学生讲授《认识生命》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其引进人体内的糖类代谢知识点。寄宿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从中明白了糖类是作为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关键能源物质,以及人脑的组织功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另外,教师还能结合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并根据课本内容,为其设计问题情境: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吃得不好的同学。
通常在上午第二节课程结束之后,便会出现头昏、四肢无力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吃早餐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从而有效地激起他们的多元思维,并通过让其自行查阅资料,最终明白早餐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可贵之处。
(二)集思广益,在实验教学中探究生成
生物知识终究是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经验当中的,是生物学家对众多认识对象所作出的科学考察、实验以及思考。生物学为其一门实验性的课程,其发展历程属于实验与理论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通过演示和操作的方式,为寄宿学生解答疑惑,进一步启迪他们的智慧思维,以更好地培养其生活习惯。
比如,通过教学《生物圈中的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人耳的构造与听觉形成的内容,进一步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在本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探究为什么部分的学生听力会下降,而一些老人到了九十岁还耳聪目明?等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调查,并组织他们进行主动分析与探究,进而寻找到影响人听力的主要原因,从中提出相关降低耳病的发病率建议。学生通过自行探究与调查,从中发现,人的听力下降主要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长时间的戴耳机听音乐,会造成听力的重大损伤,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噪音性的耳聋。在这一基础上,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2】。
(三)亲身感受,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
新课标发展背景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进而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和探究活动,进一步增强其亲身感受,从中学会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在针对寄宿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差异,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积极地走出教室、迈向社会、亲身感受,最终收获直接性的学习体验。
以《细胞》的生物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到“细胞的癌变”知识点时,会发现学生对这一内容十分地感兴趣。对此,教师要提醒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意观察“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容易造成细胞的癌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走访医院等方式,总结出相应的因素,从而让其在实际的生活中改掉陋习,以构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结构【3】。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使寄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并确立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初中生物这一课程是促进寄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让其在饮食、个人卫生、用眼、睡眠以及体育锻炼等方面都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林峻青。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00(002):77-78。
【2】祝文重,于超。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家长(下半月),2019,000(004):134,136。
【3】洪江。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J]。科学咨询,2012(3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