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荣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53000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误入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重“言”轻“文”的误区。本论文试图通过将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融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以期能给高中语文教师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三主四式;文言文教学;策略
高中选入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教师教好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趣味。但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虽然没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他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相契合,其“自读、教读、复读、练习”的基本模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文言文课堂“一言堂”的现状,为高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
(一)“三主”的教学理念
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中“以学生为主体”即要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去探究知识,把学生真正的当成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让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导游”的角色,通过一些任务引导点拨学生获取真知。“以训练为主线”即让训练成为课堂的“主线”。在完成一定知识学习后,老师要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学会拓展应用。[1]
(二)“四式”的教学基本式
“四式”是“三主”教学理念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自读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阅读能力的阅读活动,或是教师先教后读,或是学生先自读后教,或是教师边教学生边读,是一种带有目标的阅读。“教读式”即教师在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最终使学生达到不需要再教的状态。“复读式”即教师按照某一标准将已学过的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让学生进行群文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成。“作业式”即在学生上完一节课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促进迁移而布置一些口头或书面的作业。[1]
二、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文言文本身语言与现代汉语意义有区别的原因,学生在解读文言文时较困难,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加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遗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自问自答”,没有在考虑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情况下设计教学环节,也没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让学生被动记下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而学生新学的知识又没有和原来的文言文基础相连接,学生在解读其他文言文时依然是困难重重。[2]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要适时地主动参与,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引导、启发来带动学生主动质疑和获取新知。
(二)重“言”轻“文”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串讲、通译的教学模式,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多义字、特殊句式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简单带过文本内容,忽视“文”的培养,没有引导学生去体味文言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3]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精读,达到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的目标。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只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没有重视引导学生去体味文言文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融入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将“三主四式”导读法恰当有效运用于高中语文课堂能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文言知识的讲解,改善教师在课堂上遗忘学生主人身份的状况。在文言文课堂上,高中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导入设计和多样的小组合作方式来让学生重新成为文言文课堂学习的主人。[4]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设计好“旅游活动”,在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有困难时给予点拨的帮助。
例如在讲授《鸿门宴》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导入: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道门,有形或无形的门改变了无数人的路。“罗生门”充满了两难选择,“三重门”让韩寒一举成名。秦朝末年,有两个江苏人在陈涉吴广揭竿而起之后站在了“鸿门”的“王的盛宴”上,谁能掌握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鸿门宴》。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文”重“言”
钱梦龙教师在讲授《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时,既注重讲清文言现象,也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这篇文言文背后所体现的精神。没有轻视“言”,也没有忽略“文”。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文”的教学,也不能忽略“言”的重要性。
借鉴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在实际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如在《苏武传》的教学中,既要帮学生梳理清文中文言现象,也要让学生明白爱国的真正内涵。高中教师在文言文讲授时只有将“文”和“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透知识。
(三)采用自读—教读—复读—练习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高中教师一般用的教学流程是:导入、作者介绍、解题、串讲文言知识、翻译、讲解文本内容。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急于将文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流程中。将钱梦龙老师的“四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师生课堂的和谐成长。
自读,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文本,教师要讲清朗读要求,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让学生自己积累一些重点字词,也能让学生收获主动寻求知识的快乐。
教读,教师要以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出现或遇到的问题为基础进行示范性的朗读,从而解答学生疑惑,让学生再次朗读,触摸作者的心迹。教师在带读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正确的方式方法,还要设置一些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批注阅读。学生经过多次的精读后便能将自学时所获取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消化。
作业,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促进学习迁移,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巩固或拓展练习,使学生学用结合。在练习题的布置上,教师要注意所出的题既是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也要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从而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复读,教师可以根据某一标准选取几篇文言文组成“复读单元”,让学生进行群文比较和拓展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解读水平。[5]
总之,恰当地将“三主四式”导读法应用于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能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文言文讲解,避免误入传统讲授模式的误区。
参考文献
[1]何之文.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介[J].江苏教育,1985,(15):21.
[2]李蒙蒙.“绿色文言”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20,15.
[3]舒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读写融合”教学研究[J].新课程评论,2020,(6):30.
[4]刘静.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J].教育高考,2020,(28):19-20.
[5]高静杰.钱梦龙语文导读法融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