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小学教学中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梁英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梁英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城镇经开区小学  233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书本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所以本文从小学数学情况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随后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学;解决问题;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的问题解决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汲取有效的数学内容,更重要的还需要促进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能够将书本内容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此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学生意识不足
首先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提升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没有看到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在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大多数学生都不够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时间的限制,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多样化解题的思维。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更加喜欢使用简单的方法,并没有强烈的多样化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一般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使用一种方法,同时在学习时也不能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无法从多角度的方式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在以后面临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时,仍然会发生错误的现象。
1.2教材解读待强化
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按照数学教师的步骤来进行学习,更重要的还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有效的解读。从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能够看出,大多数教师在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问题情境进行应用,而将例题的教学作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安放在。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以及解题意识的关键。因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挖掘,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教材内容,来有效开展教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还需要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
1.3教师没有重视引导
最后从教师角度来说,数学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过多地关注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和发展,而不能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让学生从多样化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尤其在我国新课改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求数学教师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遵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比如一些数学教师直接通过为学生讲解多种解题方法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的教学。这种方法不能让学生们对数学解题能力进行锻炼。比如对于同一个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

虽然一些教师能够重视对学生多样化解题思路的引导,但是在引导的方法方式上,却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1]。
        2新课标下提升小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分析
2.1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而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思想活动,如果不能加入情感因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将会缺乏生机。同时大量的课外练习必不可少,通过练习能够巩固数学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地制定数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比如数学教师在讲授不同的数学概念、公式以及数量关系时,除了要进行基本知识的介绍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自觉分析,巩固和提高数学学习成果[2]。
2.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还要求数学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尤其在我国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师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具体和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比如数学教师在讲授“圆的面积”知识点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圆形面积公式的由来,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这个过程要求数学教师,善于使用自身的知识沉淀,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数学教师还需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遇到数学问题时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采取差异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后,需要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讲解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同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三角形在内角和方面存在的共同点。
2.4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学生的课堂发言需要耐心听讲,不断构建与学生之间的融洽氛围[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培养,既是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马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02(011):189-190.
[2]宋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陈宝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新课程(上),20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