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沈阳师范大学 11003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未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定不移的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设实施的指导方针,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党支部是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环节,担负着联系党与高校师生的重要责任,高校党支部是促进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战斗力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新时代,如何将高校党支部的政治功能逐渐完善,是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
一、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的内涵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需要有时代背景的支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1]”同时,对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矛盾转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然而高校党支部作为基层党支部中重要的一环,有着重点关注与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是党生存和发展的终极问题,是对于党组织的根本的维护与建设,是推动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国家、民族何文明的延续中,坚定的政治信仰成为了保证国家团结、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党发展的必然要求,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3]。高校党组织必须要牢固信仰之基,要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对于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重要决策与布局,要引导广大的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在新时期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第一,对于党章的理解与尊重使得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与水平显著增强。第二,党建进程推进对于学生党员党性的锻炼作用明显。第三,党内的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为基础党建提供了制度保障。第四,学生党支部在党建过程中得到锻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提升,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模范作用逐渐彰显。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该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与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党支部组织管理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党支部对于学生党员的关注还不够,具体表现是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不足,我国高校党支部数量庞大,管理存在不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对于组织的发展程度要远远比高于政治思想的培养,对于党员的培养过程仅仅集中于校内的学习生活中,在毕业或是就业阶段的关注度持续下滑,学习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于学生党员的管理方面的漏洞导致了诸多问题,比如知识理论匮乏,自身参与政治的能力不足,素养不够,对于党性的培养缺失等等。高校的党支部在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很多高校对于学习方面很重视,有比较完善的奖惩机制,然后学习以外的党内考核几乎是空白,因此导致了学生党员对于自身理想信念建立的方向模糊,道德品质良莠不齐,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在社会活动中,缺乏党员应该具备的模范带头作用,久而久之会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
2.高校学生党员政治意识不强
在高校的教育中,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政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党员政治意识不强的现状。学生党员对于政治的漠不关心已经影响到党组织的发展,有数据显示,78.2%的学生对于党的执政目标有明确的政治意识,有21.8%的学生党员表示政治距离自己的学习生活比较遥远,对于政治的态度比较冷漠,表示自己或会因为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自身政治素养的培养缺失。还有一组数据显示,68%的学生党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使命与责任,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8.7%的学生党员身份意识不强,在高校的调研中,学者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党员对于党性的培养,政治素养的提升有着更高的重视程度,高年级的学生党员迫于毕业、就业的压力,对于政治学习与新思想、新政策的接受普遍迟滞。在高校的思想教育中,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学生思想多元化。在社会舆论以及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会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情况,在大是大非面前,判断力不足,多元化思想的渐入,导致学生党员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接受比较容易,缺乏判断力的后果就是价值观建设方向出现问题,政治信仰容易动摇。
3.高校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不完善
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根本属性,是党支部的灵魂所在。当前的高校党支部在政治功能的建设上还存在不足。第一,党支部对于党员发展相关环节比较薄弱。在入党的相关过程中,教育培训、政治学习等环节把关不够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质量,党员政治觉悟不足,后期缺乏组织学习,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对于党的认同感、归属感的缺失,产生消极情绪。入党前教育培训不足还容易导致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得巨大差异。
第二,高校党支部书记素养、能力参差不齐。个别党支部书记在部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充分的了解情况,导致对于学习任务,文件精神的传达流于形式,在工作中不够强硬。第三,党支部在政治活动中的引导力不足[4]。个别高校党支部对于党中央的决策领会不准确,导致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出现偏差,活动组织方面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也不少见。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建设的对策
1.坚持政治领导,把握政治方向
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高校师生需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从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的一直,在行为与方针政策执行上要保持严格的统一。第一,要通过思想教育、学习培训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要保持判断。只有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要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制度的完善保障党内生活的正常开展。十八大以来,党建逐渐成为了主旋律,这离不开一代人对于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高校作为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该在新时代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第三,要重视党性修养,强化党员在校园、在社会中的身份意识。要注重意识形态教育,要突出先进党员在校园生活以及社会中的地位与模范形象,使得学生党员在自我价值实现上有方向,有目标。
2.坚定政治信仰,强化理想信念的培养
在高校党支部政治建设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政治信仰的认同是必然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理论层面体系化的认知是对于学生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只有不断丰富精神家园,才能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要与时俱进的主动学习、了解新时期党的主要任务以及努力方向,要把强化信仰教育作为高校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要确保各级党组织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另一方面,要注重党章的学习,要强化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党章是党的宗旨,是我们的立党根本所在。对于党章的研究永远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重视党章的重要性,要与中央对标,以党章为镜来正衣冠,明是非[5]。时时刻刻以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才能在面对复杂多面的国内外形势时,有所作为。
3.完善党支部政治功能
完善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是提升党员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局的能力,是新时代党建的目标。高校在党内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高校党支部需要在组织工作时,要时刻联系高校师生与党的密切关系。首先,要增强高校党支部的组织能力,要把师生的力量汇集起来为党建做出贡献。只有在高校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在贯彻党的决策部署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另外,要发挥党团的作用,要凝聚青年的力量。高校党支部需要通过活跃的党内生活,将学生群体的政治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参与政治的热情调动起来,不断的去培养能够听党话、跟党走,完成党交给的重要任务的大学生群体。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在持续的开展,这对于学生党员或有识青年的培养是收效显著的。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党员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国家建设。
三.结语
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建设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利益,必须要将其摆在突出的位置,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石,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我们要在时期的党建中,把准政治方向,牢固信仰之基,逐渐提升政治能力,完善制度建设,最终营造风气正派,分为活跃的高校党支部。此研究对于高校党组织政治建设问题出现的原因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学生党支部政治建设所提出的建议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持续跟进和完善这个领域的研究,争取为高校党支部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裴泽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2].中国法制出版社编.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
[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朱茜.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
[5].中国法制出版社编.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张雨,男,(1982- ),汉,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组织员,学生党支部书记。
邮寄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市范大学:15009880328
课题:2021沈阳市教科工委课题项目
立项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雨
课题编号:SDSZ-2021-142
[6].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