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刘霞
[导读] 随着新时代之下教育课改目标的逐渐推进,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育
        刘霞
        西大两江实验学校  重庆  400707
        
        摘要:随着新时代之下教育课改目标的逐渐推进,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内容教育转向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地理教师也逐渐开始接受这一新式教育观念,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视作课堂教学的核心教育目标,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地理学科的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该学科的教学优势,从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找到能够与综合素养培养产生契合的关联点,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完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篇文章就从初中阶段地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地理教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学生素质培养;核心素质

引言
        受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初中阶段在开展地理课堂教育时,学生难以将老师传授的地理知识与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学习效率较低,所以为了解决这一典型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加强其思维能力,进而加深对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地理核心素养的含义分析
        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求教师要从学生个人出发,结合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形成对于事物的分析,这样的综合素养一旦养成,则不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和相对系统的认知体系,在掌握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便于将其能力更好的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1]。
2现阶段对于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2.1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能够抓住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之间的互通性建立起这样的互通性,则能够更好的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其实实际情况已经向我们证实,教材经过多次的改版更新之后,已经逐渐脱离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多的倾向于地理知识的讲解,而这样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更为高深,并没有立足于当前的生活环境来解释地理现象,从而为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2]。
2.2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地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应试成绩,这也受到了当前应试教育的很大影响。大部分学校初中地理课程的最终评价仅限于月考或者是阶段式考试的成绩认定,而这样的单项评估标准是很难衡量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长此以往,则会造成地理学科教育模式的固定化,也会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3可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3.1地理教师及时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教育课改目标的逐渐提出教育理念,也必须要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若教师想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培养起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那么必须要抛弃那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摆脱它们的束缚,从而逐渐养成学生的优质核心素养。所以地理教师从先要从自己开始做起,加强有关核心素养观念的学习,并对于自身的教学课堂目标进行重新规划。一定要及时掌握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心理变化,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广泛性和生动性,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热情[3]。
        譬如在学习到湘教版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投屏设备将我们整个世界的地形分布图投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首先对于整个世界的海陆分布有整体性上的认知。接下来可以在这样的直观认知上将海域和大陆地区进行简单的区域划分,让学生首先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海陆分布比例有一定的基础了解,进而逐渐引出教材上的详细数据,让学生们将这一数据与所见的地图相联系,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3.2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修养
        就我们国家来说,我国广大的地貌也促进了多个地域文化的形成,而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也是非常显著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地域文化的形成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地理修养,那么就必须要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引领的学生来深入感受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理修养培养途径。在地理课堂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不仅仅重在传授地理方面的相关教材知识,也应该要重在宣扬我国每一个地区的文化,将知识与文化相结合起来,才能够做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
        譬如在教学到湘教版世界的人种以及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这一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发一场积极的课前讨论,让学生们自由探讨他们接触过的人种以及感受过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热烈探讨之下打开课堂教育的突破口,促进活络教育课堂的形成。然后在讲述到世界语言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当中常见的不同国家语言的交流场景,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常用语言的表述特点,从而让学生们对于多语言文化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甚至教师的教育也可以不仅仅停留在国家语言,我国的地方性方言也是非常丰富的,甚至有不少学生还会讲自己的家乡话,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这样的学生进行一段自我表述,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对于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应该要在新课标的推动之下逐渐将教育重心转向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了解课堂的教学主要内容,并合理地进行课堂教育设计,不断将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教育方法和教育严肃的多样化,从而克服传统地理教育课堂存在的弊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莉,文秀.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2):91.
[2]江秀萍.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3):340.
[3]刘再林.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6):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