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和项目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林绍梅1 林绍娟2
[导读]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林绍梅1    林绍娟2
        1.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    2.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关键字: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一、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兴旺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业增收就保障不了,农村留人聚气也会很困难。烟台莱阳市古柳街道大吕疃村自2019年成立烟台市金河畔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子,破解了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村党支部成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强村富民的引领者,群众对村集体有了依赖,村庄谱写出乡村振兴新篇章。大吕疃村村民一直以种植蔬菜为主要营生手段,为了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大吕疃村两委还通过合作社积极探索出蔬菜种植的新模式,对合作社社员种植的蔬菜采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路子,促进了村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村民和村集体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以来,大吕疃村脱贫攻坚步伐越来越坚实,特色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合作社的农产品效益日渐凸显,大吕疃村庄经济呈现出持续强劲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塑造乡镇特色,促进经济发展

    莱阳市深入挖掘乡镇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内涵特色,围绕村庄产业发展、绿化提升、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做优做强,凸显村庄亮点和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一村一韵”特色典型村庄。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庄依托资源禀赋,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绿水青山”催生“生态红利”,为当地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近几年来,莱阳市成功举办了刘海寺杏花节、赭埠桃花节、濯村樱花节、西陶漳梨花节、大野头樱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会活动,让莱阳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近几年来,莱阳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人居环境更美、集体经济更强、社会风尚更好、群众生活更幸福的美丽乡村目标,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村庄整体“颜值”,并依托当地特产资源和人文历史底蕴,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鼓励抱团发展,变美丽环境为富民强村的“聚宝盆”。莱阳市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打造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了梨乡风情、红色文化、生态田园、山水风光、产业富民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在分类打造401个村庄基础上,又筛选225个村庄进行提档升级,引导村庄深入挖掘内涵,突出村庄特色,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道路,创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品牌,并逐步串点成线、连线扩面,推动村庄建设整体连片提升。

2020年该市新增崔疃、源水夼等5个村庄为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姜疃镇示范区获评烟台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并被首位推荐参加2020年度省级示范区评选。

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宜居衡量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底色。美丽乡村建设服从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是美丽乡村建设。[1]莱阳市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全市涌现出1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9个省级生态文明村、7个烟台市生态文明示范镇、380个烟台市生态文明先进村,整个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莱阳市通过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特别加大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力度,镇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具备了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基本条件。

1、经济基础更加坚实有力,环境更加整洁宜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农民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莱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并通过省级验收;莱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4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07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15540元,截止到2020年已新建农村淘宝、“智惠三农"等村级服务店400个。连续三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观,三年打造林和水系绿化、村庄绿化成效显现。濯村入选央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成为全省典型,龙旺庄荣获“2016山东特色产业镇创新发展20强”称号。

2、基本建设更加健全完善

        莱阳市98%以上的村庄实现了村内主街道硬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建成、实现全覆盖。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四德榜”村居建榜率保持在80%以上,各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文明更加深入人心。
        
五、结语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中,首当其冲的是产业兴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业是重点、是基础。要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在强基础、建体系、增效益、快富裕上做文章。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还必须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依托农村的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环保适合农村的产业,让环境可承受、让产业可持续、让农民有奔头。一个村子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振兴就无从谈起。通过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促进企业与乡村产业结合以及农村产品标准化升级来实现产业发展动力的提升,积极的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并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科学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村的产业化生产能力,加强产业各环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白描.乡村振兴背景下健康乡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20,(07):119-126.
[2]刘同山;尤思琦.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基于农业及农业农村服务业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19,(11):16-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