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511370
摘要: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闻行业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也更加的重视,期望通过这方面改革来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本文从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对新闻深度报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新闻;深度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对重大新闻进行延伸和拓展,因此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创造,这样才能够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有深度。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认识上偏差,新闻深度报道并不是非常理想,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主观化倾向严重、感性表现过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给实际新闻报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这方面作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闻深度报道的概述
(一)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
跟其他新闻报道相比,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明显的特征,其中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即报道的话题比较集中,新闻材料系统化,编辑人员在认识上比较全面且独到,能够有效的发人深省。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只要具备五个要素,而深度新闻报道需要具备七个要素。第二,在思考方面具有科学性。报道人员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将客观的新闻事实与当下的社会背景进行有效融合。即对于问题的思考,要保证问题是联系的,而不是独立的,在整体上能够进行多角度透视。第三,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化的,没有固定的格式。[1]
(二)新闻深度报道现状分析
由于客观上一些原因,在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具体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主观化倾向严重的问题。新闻报道首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客观性原则,这是绝不能改变的。但在实际深度报道时,为了突出其深度性,部分报道人员会过于主观地表达自身看法。这样就可能会给受众群体带来误导。第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还会遇到感性表现过度的问题。部分报道人员对于一些新闻事件,缺乏理性的思考,会出现过于感性的表达新闻事件,从而导致新闻事件扭曲的情况发生。[2]
二、新形势下做好新闻深度报道方式
(一)利用逆向思维,独辟报道蹊径
为了更好地对新闻作深度报道,报道人员需要利用逆向思维来开辟出独特的报道蹊径。相对于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来说,通过逆向思维来对新闻进行报道能给受众群体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而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同时很多听众读者都具有求新求奇的心理,报道人员如果能够独辟新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就能够给受众群体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在实际中,报道人员需要充分利用逆向思维,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挖掘,以此来实现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
[3]
(二)利用发散思维,拓宽报道思路
在新闻报道中,报道人员通过思维发散,也能够拓宽自身的报道思路。在平时新闻事件撰写中,报道人员应根据这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其中的问题,然后对于新闻事件中涉及到的一些人和事,从各个侧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寻找其中最佳的切入点,从而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些新闻事件本身所要表现的主题比较鲜明。报道人员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自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部分新闻事件从正面进行报道,可能达到的效果并不佳。因此可以利用发散思维,从别的角度来进行报道,这样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做好新闻选题,充分发挥其独特性
选题作为新闻的重要内容,其对新闻报道的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闻深度报道,报道人员可以从新闻选题方面入手,通过选择独到的选题来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度。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目前媒体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了给受众群体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实现新闻深度报道,报道人员需要选择质量较高的新闻选题,以此来为深度报道打下一个良好基础。[4]
(四)保证材料详实,多角度展示其内容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报道人员要想实现新闻深度报道,还必须保证新闻材料详实。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对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采访,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同时对于行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资料进行调查,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避免出现与新闻事件真实性不相吻合的报道。在这过程中,不仅要求报道人员要擅长写作,同时还要善于分析,对新闻事件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报道人员要多角度进行问题思考,并进行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引发受众群体的反思,从而把具体新闻事件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当中,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媒体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了提升自身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给受众群体带去正确的舆论指导,报道人员需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过程中,报道人员需要利用逆向思维,独辟新闻报道蹊径,以此来为受众群体带来不一样的新闻报道。同时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报道人员还需要进行思维发散,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事件思考,实现报道思路拓宽。除此之外,报道人员还可以从新闻选题角度入手,通过选择独特的新闻选题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从而实现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最后,报道人员还要保证新闻材料详实,多角度对新闻材料进行展示。通过这方面来引发受众群体的反思,达到新闻深度报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贵武,薛翔.深入“短”出:短视频时代的新闻深度——基于深度报道短视频化的实践考察[J].当代传播,2020(06):51-53+65.
[2]张吴韩.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及突围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71-73.
[3]宋振涛.新媒体背景下做好教育深度报道的探索[J].新闻文化建设,2020(04):27-28.
[4]徐生.融媒体时代强化新闻深度报道的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74-75.
作者简介:李帆,男,1982年出生,汉族,广东省汕头人,就职于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新闻中心,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新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