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旭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刘山学校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实中铺张浪费尤其是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仍屡见不鲜,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是我们中国人必须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的。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奠基阶段,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能够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们幼儿园里,有一个“吃饭困难户”糖糖,我们坚持开展“光盘行动”希望能让她在生活中落实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让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关键词:珍惜粮食;品格;“光盘行动”
一、案例背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幼儿园中班教室里传来小朋友在进餐前朗朗吟诵古诗的声音。只见糖糖小朋友也是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十分可爱。几分钟以后,糖糖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碗里的蔬菜太多了,我不想吃……”老师鼓励糖糖多吃一点,蔬菜能让糖糖变得更美丽。糖糖勉强吃了一口,又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不吃肥肉,可不可以倒掉……”老师将糖糖碗里的肥肉夹了出来。又过了几分钟,“老师,我不要蔬菜,可不可以只吃白米饭。”老师再次劝说了几次,也没办法,只能帮她取出了她不爱吃的菜。最终,糖糖在老师不断鼓励、劝说和帮助下,依然没有吃光碗里的食物,最后看到她背对老师高高兴兴的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里。
二、原因分析:
糖糖进餐的情况每天都会如此出现,周而复始,浪费的粮食积少成多,让人无比心痛。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糖糖进食困难,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呢?
1、从小到大养成的挑食习惯。通过与家长的进一步沟通,老师们发现,糖糖从小到大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她每餐吃的饭菜都是提前寻问她的想法并为她精心准备的。从来不会做她不喜欢的食物。
2、家长的过分溺爱。已经四岁多的糖糖总是在家中享受公主的待遇,每餐都需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对一服务,只要糖糖撒撒娇,家长就会一勺一勺将食物喂进糖糖的嘴巴里,很少要求糖糖独立进餐。
3、缺乏珍惜粮食的意识。因为糖糖家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家人对糖糖的要求总是一一满足,每餐没有吃完的食物多是由奶奶或妈妈帮忙吃完,甚至直接倒掉,在糖糖心里完全没有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育措施和成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在幼年养成的良好品格将使其受益终生。为了培养糖糖珍惜粮食不浪费的品格,在幼儿园,我们坚持开展了一系列“光盘行动”。
1、活动一:人人争做“光盘之星”
为了让糖糖懂得每一粒粮食的得来不易,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珍惜粮食》中,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农民伯伯种植粮食作物的辛劳。通过观看食品制作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粮食作物小麦变成面粉、馒头,最后端到餐桌上来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每一种食物凝聚着多少工人和厨师的辛劳汗水。通过从农作物的生长到餐桌上美食的呈现,让幼儿对食物产生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保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逐步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意识和良好的节约习惯。随后,糖糖所在班级还开展了“人人争做光盘之星”的活动,号召每一位幼儿以“餐餐吃光自己碗中的饭菜”的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粮食的精神,培养幼儿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格。
不仅如此,班级环境创设中增加了“班级光盘之星”,老师将坚持做到餐餐光盘的孩子照片张贴在“光盘之星”中,激励幼儿相互学习,坚持践行“光盘行动”。
活动初期,老师明显看到糖糖也在努力地吃光碗里饭菜,在少数几餐中仍然出现无法吃光的情况,老师再次了解糖糖剩饭的原因,有时是因为饭菜太多了吃不下,有时是因为挑食不想吃某种菜……老师不断鼓励糖糖,在后来的一周“光盘之星”中刻意重点表扬了糖糖的进步,看到糖糖自豪的笑容,老师也看到了糖糖的进步。
2、活动二: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全球人民都敬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糖糖的班级发起了“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活动。利用集体教学活动《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袁隆平爷爷的生平和他的杂交水稻对世界的贡献。孩子们从袁隆平爷爷的生平故事中再次感受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是怎么的饥荒,那个时代里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食物被迫吃树皮啃泥土,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食物被活活饿死。正是经历过那个饥荒年代的袁隆平爷爷坚持了一生做个农民,实现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个梦。
从此,糖糖的班级在每次进餐之前,都要念诵餐前感恩词“感谢袁隆平爷爷的让我们远离饥饿,感谢农民伯伯辛苦劳作,感谢工人叔叔辛勤加工,感谢厨师婆婆精心烹调……感谢所有辛苦付出的人,感谢!”从日渐熟悉的诵读感恩词过程中,老师也看到糖糖和其他小朋友满满的进餐仪式感,也感受到糖糖和其他小朋友对粮食的敬畏、对劳动者的感恩。
“老师,我吃光了!”、“老师,我吃光了!”、“老师,我又吃光了”……看到一天又一天,糖糖将空空的小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桌面上,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时,老师的心里更是自豪。糖糖正在用这样的实际行动致敬她最敬爱的袁隆平爷爷,相信袁隆平爷爷也会为她的改变而欣慰。
3、活动三:小手拉大手,户户争当“光盘之家”
孩子的行为养成只在幼儿园坚持还远远不够,家庭教育也是“光盘行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针对糖糖这样特殊的家庭,唯有家园合力落实监督,共同架起一座家园共育的桥梁,“光盘”才会在糖糖家中持之以恒的延续下去。为此,糖糖班级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户户争当‘光盘之家’”的活动,让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述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请爷爷奶奶讲一讲饥荒之年的事例,向所有家庭成员分享幼儿园“光盘行动”的号召,邀请家人共同参与“光盘打卡”,户户争当“光盘之家”。
糖糖的父母看到糖糖近段时间的改变,总是主动向老师表示感谢。得知“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更是积极支持。每天在班级群中总会看到糖糖妈妈率先分享出她们全家都在“光盘”的照片,班级里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纷纷参与其中,包括糖糖家,已经又越来越多的家庭被评为了班级的“光盘之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糖糖班级实行这一系列“光盘行动”,我们喜悦地看到糖糖从被动“光盘”到主动“光盘”的改变;惊喜地看到糖糖每餐倒掉的食物从多变少再到无,意外地得到了糖糖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肯定。沟通糖糖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同时也看到更多幼儿的改变。当然,对于培养幼儿珍惜粮食、感恩惜福的教育还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老师不断地利用生活中喜闻乐见事例和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幼儿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的品格不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钱振梅.试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意识和行为[J].考试周刊,2019(60).202.
[2]杨洋.“光盘行动”缘何只是一阵风[N].北京晨报,2013-10-17.
[3]杨松生.光盘行动延续中华美德[J].社会与公益,2013:03.
[4]张永红.如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约[J].学周刊,2016(2):234.
[5]冯良科.如何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J].甘肃教育,2014(24):36.
[6]杨丽珠,邹晓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9):5-8.
[7]杜明丽.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