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育人,智慧先行--小学班主任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郭秀丽
[导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内容。

        郭秀丽
        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内容。学生自信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学习难度的评估。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自信心,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探索和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升。学习成绩与学生的自信心本身就属于正面反馈,所以如何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为了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品德育人;班主任;学生自信心

一、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成绩排名的高低
        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成绩落后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成绩只是衡量学生上课是否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以及是否学会了老师讲述以及书本上的知识点,成绩只是单方面的一种评判方式。但是往往成绩的高低会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其实作为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学生的成绩总要有个排名先后,总要有人第一名,同样也总要有人是最后一名,所以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只能反映她的学习情况,并不能反应更多维度的东西。然而很多学生却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高低和排名,因为一两次的考试成绩失败,而自暴自弃,导致后来放弃对新知识的学习。
2.喜爱关注自身缺点
        其实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关注自己的缺点,比如,长相不够好看,家庭不够富裕,太矮太胖,或者因为同伴的一些评价而产生自卑。这种自卑心理无伤大雅,却影响着学生对自我的评判,进而影响对学习的动力等等,因为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有非常严重的下滑。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不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
        其实一些落后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突然开始努力学习。可是学习又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够看到效果的事情,很多落后生在努力一段时间后,因为班主任没有关注到她,进而觉得自己被忽略,打击到了学生的自信心。
2.没有经过相关培训,没有办法进行科学指导
        很多班主任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对科学指导学生自信心的建设束手无策。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或者成绩不好时,很难联想到要首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内在的去改正错误和自主学习。
3.无意识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错误时,会无意识的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因为打击学生自信心以及纠正学生错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班主任如果不是事先准备语言,并对于语言中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换语句,非常容易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4.没有正确引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态度
        培养学生自信心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然而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育儿方面操之过急,很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而很多班主任也忽略了与家长的互动,没有正确的引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态度,导致在学校为学生做的功课前功尽弃。

“品德育人,智慧先行”小学班主任提高学生自信心方法对策
(一)班主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正确的育人观念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之一,班主任在课堂内外是否积极引导学生,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很多班主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却缺乏科学正确的方式,班主任要课下阅读相关书籍,通过互联网观看指导视频,积累自己的育人方式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学校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定期为班主任推荐具有高质量的育人培训讲座、视频等等,帮助班主任育人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二)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高低
        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高低,因为成绩的高低只能反映学习情况,无关学习以外的人格。所以班主任指导学生在每次考试过后无论高低,都要整理错题,寻找错题原因,并在授课过程中要反复强调考试的意义,及考试就是为了进一步整理错题,避免再一次出现错误。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兴趣特长以及性格中的乐于助人等等,都与考试成绩的没有关系。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区分考试成绩与生活的关系,进而避免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低,排名落后等情况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三)班主任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身缺点
        学生因为没有正确的看待方式,常常会关注自己的缺点,并且沉浸在对自己缺点的评判中,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相比较。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修正自身缺点,发扬优点。班主任可以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身的优缺点。班主任在课堂上要表扬学生身上的闪光处,但是直接说出学生的缺点,会加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所以班主任可以调侃自己身上的优缺点,来让同学正视自身的优缺点。在课堂上,笔者就会为学生分享过去的缺点,及发现缺点到克服缺点的过程,为学生树立榜样。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分享名人名事,不需要找残疾人或者是本身就拥有重大缺点的人物来作为列子,因为这些人对学生们来说太远了。需要寻找科学家,一些更加正面的例子,讲述他们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例子。为学生树立更加丰富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缺点。
(四)班主任要注意利用语言激发学生自信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班主任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很多班主任在教授学生时,内容太过程序化,并且话语也平铺直叙。班主任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努力钻研课堂语言,以及很少精炼自身的语言,同时课下阅读量太少,没有语文素养的积累,缺乏了指导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语言艺术功底。所以导致很多班主任在引导梳理学生自信心时,过于繁琐,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语言引导。所以想要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就要首当其冲,即班主任在日常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自身的语言进行优化,多学习科学性的指导话语,帮助自己在指导和激发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更有效果。同时还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大量阅读,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班主任才有语言以及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才有素材能够精炼自己的语言,只有那些能够感动自己的文字,才能够感动学生,如果班主任不懂得积累和对自身语言的优化,就只能够停留在古板的指导教学中。
(五)班主任要有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班主任日常工作比较繁忙,除了要为学生上课之外,还要书写教案,参加培训等等。而小学学生性格活泼,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比较随性,也很难去理解大人和老师的表达。所以当学生日常犯错,老师会无意识地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所以学生不管犯了什么错,班主任也需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避免在进行其他错误指导时,影响到学生。并且班主任在知道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且学生犯错误也正是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的关键时刻,班主任要改正学生的错误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心
        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中,除了爱犯错的学生,中等学生甚至是优等生也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在课堂表现和考试中中规中矩,班主任很难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指导,所以班主任需要针对中等偏上的学生进行指导。班主任要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课堂上给学生10分钟的背诵或者做题时间,到时间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或者点名学生回答,增加课堂互动的氛围,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班主任做出点评,并要感谢学生配合老师的工作,还要鼓励学生课下也进行习题的训练,挑战自我。除此之外,仅仅是习题和课堂上的自信心培养是非常片面的,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特长,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进一步挑战自己,而将这种不服输,持之以恒迁移到课堂的学习中。
(其)指导家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其实学生的自信心的梳理和培养与家长息息相关。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所以在言辞上会比较激烈,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会让家长忽视孩子自身的努力,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怎样科学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认为学生急需的是提高成绩,而并非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家长一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实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去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家长注重孩子的成绩却不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反而有些本末倒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有非常多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所以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了解家长的育儿观念,并针对一些错误的育儿观念进行建议。班主任在阅读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书籍、文献和视频时,可以分享到家长群,并引导家长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进行观看,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并且还要建议家长面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不要操之过急,要首先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然后将这种独立自主、持之以恒的毅力迁移到学习中来,这样即便学生最终高考毕业,也会有更加自信的人生。

结语
        学生的自信心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班主任,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可以说,在学生的小学学习生涯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的探讨中造成学生自信心的不足的原因有成绩排名的高低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喜爱关注自身的缺点以及班主任不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除此之外,班主任没有经历过相关的培训,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班主任无意识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也是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也会造成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所以班主任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高低,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身缺点,并且还要注意利用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有意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最后还要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伟君.小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J].小学时代(教师),2010(7).
[2]欧丽萍.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有关策略探讨[J].中国德育,2006(5).
[3]赵红利.论素质教育中个别差异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4]杨新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信的培养[J].学周刊,2016(6).
[5]王晓菊.浅谈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