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 541002
摘要:高中化学这一科目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也相对较大;加上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习惯使用灌输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之下完成自身的化学学习任务,因此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如果我们能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能以更有条理的学习方式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使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化学;应用
1 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1.1 教学内容片段化和模块化
虽然高中化学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将会成为制约化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目前较为常见的化学教学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片段化和模块化。高中化学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内容较多,而且化学知识之间都是存在联系性的,因此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关系,从而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串联起来。但是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会进行片段化、模块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原本有关系的化学知识分割开来,导致学生在学会新模块的知识内容时,会遗忘旧模块的知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2 教学观念落后,缺乏正确的认知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教学观念往往会影响到其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方面也一直进行着革新,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都应该与时俱进,同步更新。如果我们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改变,将导致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一直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严重影响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及质量,最终问题教学法也无法得到实际性落实。
1.3 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虽然其已经逐渐趋向于较为成熟的年龄阶段,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是会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向,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住这一点来进行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对问题教学法展开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较为单一化,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得学生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保持较为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把教学有效性放在第一位,化学也不例外。因为在一节化学课结束以后,如果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或者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那么本节课就根本无法实现自身的开展意义。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循有效性原则。除此之外,化学还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化学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概念以及知识理论等,最后的归宿都是化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所以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进行创设的过程中,还要把检验问题有效性的标准设立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
2.2 渐进性原则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而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遵循这一原则。渐进性原则,就是从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其发展潜能作为基础,利用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我们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渐进性原则,那么课堂提问环节的层次性也会因此有所提升,这样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提问环节,同时其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因此有所提升。
3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结合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在化学课堂上,一味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那么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同时其学习兴趣还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在问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不仅可以更为顺利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有效的集中。
3.2 运用故事讲述法提出问题,加强学生理解
我们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还可以先结合所要讲解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述一则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因为对于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来说,其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利用故事的导入来使用问题教学法,那么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提升该教学法的使用效果。
3.3 提出开放性问题,拓展化学思维
教师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还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以此来有效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如果我们长时间地向学生提问一些较为单一的问题,那么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化学课堂的枯燥乏味,甚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适当使用开放性问题。除此之外,各个学生的解题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向其提出一些基础性的化学问题,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真正地参与到问题思考环节,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3.4 养成阶段性反思与总结的习惯
针对高中老师来说,高中化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是自由的、随意的,老师若是没有一定的教学基础,那么,对于课堂上突发的情况就会措手不及。所以,师生互动对于老师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不仅促使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更能在一定情况下激发老师学习的动力。
4 结束语
总之,现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重视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在使用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结合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以故事讲述法提出问题,加强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第三,提出开放性问题,拓展化学思维以此来提升问题教学法的使用效果,同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启雄.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4):12.
[2] 王世才.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8(14):166.
[3]陈风景.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8(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