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伴随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网络直播发展成为全新的行业,但网络直播在给人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直播主持人进行语言规范化研究,通过语言艺术认识、受众接受类型及需求分析,掌握网络直播主持人语言的语音、音乐、规范特点,为网络直播主持人语言标准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直播;主持人语言;规范化
一、网络直播主持人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意识
网络直播的情况是,主持人既是网络直播的直接操控者,又是网络直播效果的最终展示者,是与听众沟通和交流的发言人,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网络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网络直播内容的质量。使用直接或间接通信设备,主机可以在手机或相机前完成网络直播。在网络平台的另一端引导其他听众的感情、感情等方面,最终呈现的直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能力和水平。主持人作为个人要独立完成整个直播过程。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这时主持人能否随机应变尤为重要。观众可以顺利感知网络直播内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直播的整体效果。
各网络直播机构对直播收视率的高要求提高了观众的地位,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直接评价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因此,网络直播主持人不仅要考虑在进行过程中表达的内容,还要考虑单词、声音、背景音乐、状态、姿势等因素。只有网络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听众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语言审美的艺术。
(二)受众接受类型与需求
目前,网络直播观众的类型完全可以借用传统的电视节目,并根据年龄、性别、地区、性格、偏好、教育背景等对观众可以接受的网络直播类型进行分类。同时,对于同类稳定的观众群体,在时间、地点、心情等发生变化时,可能会成为不稳定的观众。在划分受众接受类型时,区分越小,直接分析受众心理变化过程就越容易,在网络直播中更容易捕捉受众的实际内容需求。根据目前网络直播的发展情况,网络直播内容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观众的接受程度就越高。因此,根据观众接受类型的需要,可以细分为娱乐、游戏、购物、专业领域、体育等。再具体化的话,每种类型的网络直播主持人可以分为几种小类型,根据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特点、气质、能力等,找到具体的进行方向和语言表达风格。随着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听众的地位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受到各网络直播平台、机构的重视。通过对观众需求方式、手段等的研究,观众发现,在观看网络直播的过程中,与其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如与主持人互动,积极寻找有用的信息内容,这是观众本身的本体意识。在这种仪式上,听众的认知心理将得到满足。为了分析网络主持人的语言艺术需求水平,听众需要语言标准化、准确性、简洁、生动灵活的直播风格。网络直播主持人应根据听众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于不同的网络直播内容,受众往往是不同的人,因此,大多数网络直播主持人会设置适合特定类别受众群体的直播内容,进一步刺激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二、网络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化
(一)直播语言标准化
从媒体传播的角度规范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直播语言,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直播语言应具备鲜明的新闻语言属性。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直播语言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展示,通过传播传达到听众耳朵,因此主持人需要直播语言的规范化更严格,语言的声音准确度、清晰度等要高于现场情况,使用声音表达内容时要以真实为主体,要具备更饱满的氛围,能达到声音渗透力的效果。使用语言技巧时,网络直播主持人要明确口音,句子的停留要适当。在预期的成果中,整体节奏要保持稳定。在整个语言中,网络直播主持人必须满足音色纯正、辅音规范、语音清晰度等要求。
另一方面,网络直播需要更强的互动,网络直播主持人在与听众交流的过程中要表现出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把想表达的内容像聊天一样表达出来,把预编的书面语言变成更亲切、生动、互动性强的语言。
(二)生活口语标准化
网络直播主持人的语言需要具备一定的规范化、逻辑化、提炼,但要表达的内容要空虚、虚幻,让观众有与主持人的距离感。这只会让观众失去原有的感情,产生引起反感的心理,严重影响网络直播的传播和沟通。因此,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适当使用生活口语,扩大与听众的距离。生活口语与书面语言相比最大的差异是,生活口语取决于具体情况、主持人的知识修养和语言语境。因此,生活口语具有可变性、任意性等特点。但是生活语言不能直接应用于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直播。为了保障网络直播的绿色和健康环境,生活口语也需要相应的规范化要求。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生活口语越生动越不好,声音粗暴,语气模糊,方言太重,反而会增加听众的听觉不便。因此,网络直播主持人的生活口语要明确发音标准、方言语调、有序逻辑,避免过度重复、煽动和不流利的现象。规范化的生活口语是一种更具书面语言色彩的口语化语言,因此,规范化的生活口语的语言结构、基本词汇、逻辑关系和修辞方式应与书面语言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标准语音的运用和单词、语法、结构的口语化处理上。优秀的网络直播主持人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生活口语进行直播,让听众感受到有道理的话。再加上生活口语本身的生动形象、朴素的自然等优点,主持人很容易表达饱满的感情,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激发对网络直播内容的兴趣。
(三)网络语言标准化
从根本上规范主持人的话。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要时刻保持理性,减少直播平台上煽动性媒体背后的负面作用。要时刻掌握主持人的自我定位、演讲内容及可能的影响。所有网络直播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产品,网络直播主持人的语言代表了产品的质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保证使用价值、营销和创新,结合现有媒体和网络直播,在吸收现有媒体应用语言的稳定性方面,通过新的媒体直播平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功能。充分展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语言特色。
打破网络语言的局限性。在网络直播中,主持人使用网络语言受到限制,仅限于年龄较低的观众,中老年人还不容易接受。因此,在对一些青少年对象群体的网络直播中,主持人可以适当使用新的网络语言,进一步拉近与青少年听众的距离,确保听众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面对中老年观众时,利用中老年观众认可的怀旧语言,引起中老年阶层的共鸣,勾起美好回忆。
革新网络语言,从主持人自己的角度,坚持原创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传达更加健康、乐观、积极的感情和感情。
三、结论
作为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网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直播平台也要切实履行相应的责任,不断增强公众对文明用语的接受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劝诫和教育。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要有效杜绝主持人语言不规范、文明用语滥用问题,创造良好的网络直播空间,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若楠. 网络直播平台主持人语言使用状况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 2020, 000(004):78-80.
[2]孙扬. 新媒体时代网络直播主持人语言的"规范化"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8, 000(021):146-146.
[3]邓玮.“互联网+"背景下法语专业学习中网络直播的应用-一项基于SWOT分析法的研究[J],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19,47(2):47-53.
[4]董若霖. 网络直播背景下主持人才应变能力培养研究[J]. 声屏世界, 2020, No.456(03):47-48.
[5]王毅. 网络直播平台的语言规范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斗鱼TV为例[J]. 现代语文, 2019, 681(03):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