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实践相关的初中生物实验开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向碧华
[导读] 新课程体系下的初中生物实验开展,应当立足于生活实践,

        向碧华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摘要:新课程体系下的初中生物实验开展,应当立足于生活实践,锻炼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们生物素养,让学生们能够切实理解生物概念和掌握生物基本的实验规律。“紧密围绕现实生活,基于生活实践展开生物实验研究”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从这一理念出发,深耕教材中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实践;实验教学
        引言: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为载体的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然而,由于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们不能很快融入实验教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基础的教育是死教育。”同理初中生物实验的开展要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笔者浅谈了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践相关内容融入到初中实验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以“生活经验”作为延伸,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
        初中生具有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好奇心较重的特性。[1]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使用生物学的专业知识,用科学的解释进行日常生活现象的“解读”,使学生们对生物实验产生“好奇心”,进而产生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们进行“水果保鲜条件”的实验研究。首先,教师要结合到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状况开展“问题链”教学,向学生们提出“影响水果保鲜的条件”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其次,将班级内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样品相同的苹果在“干燥、湿润”“与空气接触、隔绝空气”“低温、高温”等多种环境下,苹果的保鲜效果;最后,让学生独立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比较、处理。最终学生们得出苹果在隔绝空气、低温、适宜的湿度下保鲜状况最好。因为教师是以“生活经验”作为延伸,而且在实验中是由学生主导,所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很高。与此同时,通过此类实验,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们的生物素养。
        例如,在学习八下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观察鸡蛋的家庭作业。从外到内观察,并用图片或者视频或文字作详细记录。其次,在上课时做“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时,借助放大镜、剪刀、镊子和培养皿再次观察鸟卵的结构。既规范了实验的操作技能,又加深了对鸟卵结构知识的理解,为鸟卵的功能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然后,在学习鸟卵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鸟卵各部分的功能。最后,要求学生回家给爸爸妈妈做一道主题“鸡蛋”的菜,以感谢父母的辛勤付出。


        (二)基于生活实践,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活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学生们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生物思维,使学生们能够独立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而基于生活实践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推进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
        例如,初中生们在学习了“开花和结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农业创新园学习深液流栽培、营养液膜栽培以及浮板毛管栽培等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学生们通过观察、学习后可以发现无土栽培的花卉既成活率高,成长较快,而且
个头大,颜色更加艳丽。又比如,当学生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细菌以及真菌的应用,以及它们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超市里售卖的豆豉、酱油以及腐乳是由细菌和真菌发酵而成;药店里的青霉素是由真菌产生;工厂利用细菌和真菌分解污染物来治理污水;乳酸菌就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是做酸奶的重要原材料。同学们通过课外实验调查得出结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展实证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重在实验,而实验的开展重在联系生活实践。脱离了生活实践,实验就会逐渐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3]。因此教师要从日常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挖掘“生活实践”的元素,并将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们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完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讲解后,教师按照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实证探究:首先,初中生物教师要学会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操作、分析、动手实践、总结的一系列实验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初中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问题,如“水在绿色植物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与此同时,在本节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展开“干玉米种子是否含有水”的实证研究;最后,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们指导,但要注意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又比如,在完成“植物的生殖”一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扦插和嫁接的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从做中学,从学中悟”的道理。首先,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其实,学生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进行操作,要求学生用视频、图片和记录本记录整个过程,并总结出自己的收获,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要基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育学生生物素养。与此同时,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让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探究。我相信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最终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萍.核心素养背景下西藏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以建议——以拉萨初中为例[J].西藏教育,2019(03):45-47.
[2]李荣荣.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建议[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年08期:37-39.
[3]    李金梅.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8年10期: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