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中学绿色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收获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9期   作者:周树成
[导读] 绿色生态教育不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具有科学意识的教育价值理念
        周树成
        吉林市第六十一中学  
        【摘要】绿色生态教育不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具有科学意识的教育价值理念,而且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它是一种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有机整合模式。其教育的视野是广阔的,因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教育的目光更是深邃的,因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教育的目光更是深邃的,因为它关怀的是作为人类的未来——今天的孩子。
【关键词】绿色 生态 春之华  夏之情 秋之实  冬之韵
一、正确理解绿色生态教育的现实意义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化,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对学校工作发展目标的内涵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做出进一步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以绿色生态教育为载体,全面构建学校工作的新模式——“绿色生态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我们认为,绿色生态教育不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具有科学意识的教育价值理念,而且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它是一种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有机整合模式。其教育的视野是广阔的,因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教育的目光更是深邃的,因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教育的目光更是深邃的,因为它关怀的是作为人类的未来——今天的孩子。
        近年来,通过我们不断地探索,追本溯源的思考,我们的绿色生态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所确立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明晰了,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有人可能认为:你们的绿色生态教育不就是搞环保吗?是的,我们是搞环保,但我们又不仅仅局限于环保。我们的绿色生态教育,崇尚的是包括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在内的生态文明。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生态文明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如果把环保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比作一棵树与一片森林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我们的绿色生态教育,要保护的绝不是一棵树(局部),而是一片森林(整体),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这是一种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的生态观点。
        绿色生态教育追求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态教育,是要让学生从小懂得讲社会伦理道德、生态伦理道德。自私自利,做对不起人家、对不起社会的事,没有道德;污染环境,做对不起自然、对不起生态的事,这也是没有道德,这不仅是对当代人的不道德,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道德。可以说,我们追求的是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
二、依托于各种活动来开展绿色生态教育
        “绿色实践活动”是我校传统活动之一。结合我校自身优势,秉承“在绿色中育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创建绿色学校为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青少年学生自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通过校园卫生大整治、校园苗木的辨名挂牌、参观长白山珍稀植物园、绿化树木培育基地,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对校园绿化维护责任区的认养,以及绿色科普知识讲座、征文、主题班会队会、主题知识小报设计制作、宣传板报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起爱绿护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他们长大后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园绿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绿色”这个主题,学习接受和宣传绿色知识,开展创绿护绿实践活动,提高绿色环保节约意识,实施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春之华——成长 希望
        1.校园环境集中整治。

将学校内外担当区划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认真清洁,认真维护,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学生自制能力。4月份组织一次大清扫,集中整治卫生死角,并进行爱护校园环境养成教育,逐步形成习惯。
        2.开展“校园绿色行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辉煌中国》第四集—绿色中国,了解中国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绿色中国的重视,在学生心中播种一棵绿色的种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创建绿色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3、开展“垃圾分类 校园在行动”主题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左家镇集市对附近居民和路人宣讲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夏之情——青春 奔放
        1.校园树木认名挂牌行动。校园拥有10多种100多株树木,很多同学都不认识,更分不清楚苗木的学名、俗名、科属种类等,为了帮助同学们从植物学上分辨出这些苗木,增长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开展了校园苗木辨名挂牌认养行动,以方便学生辩认熟悉,增长了学生对苗木辨别方面的知识能力。
        2.校园树木养护活动。将校园绿化区域(果园)分成若干块,以年级为单位,做好责任区内苗木浇水、养护、修剪和垃圾的清理等工作,杜绝学生对花草苗木的破坏行为,培养学生的绿化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秋之实——收获 喜悦
        1.秋季水果采摘活动。待果园内苹果、樱桃、海棠成熟之际,开展校园采摘活动,让学生体验春种秋收的意义,体验丰收的喜悦。
        2.参观绿色实践基地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绿化树木苗圃、长白山野生珍稀植物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3.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征文、主题班会队会、宣传黑板报、主题小报设计等系列活动,固化实践活动教育成果。
        (四)冬之韵——纯洁 健康
        1.以校为家,冬季清雪义务劳动。
        2.冰上运动普及。
        
        通过“绿色教育”,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了家庭,通过家庭带动了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了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影响了社会,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余清臣,2011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2].作为一种教育隐喻的“绿色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KP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丁道勇.
        [3].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案例研究.作者:李清.教育学原理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