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9期   作者:张莉
[导读]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开展的背景下逐渐有了新的转变
        张莉
        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小学部  839000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开展的背景下逐渐有了新的转变,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加快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在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当中,提问教学是一种注重发展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注意优化提问的方式和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提问式教学的成效,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策略
前言
        提问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的重要环节,提问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思考探索的意识的策略,对于课堂专注度比较低、精神比较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来说,可以在提问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欲望,使得学生能够应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会在问题中寻找答案,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考习惯,为学生的数学持续性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对于培育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关键的意义和作用。
一、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注重的基本原则
1.明确提问的目的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明确性,实施有效的提问教学。明确提问的目的,首先要清楚地把握提问的方式需要怎样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课前导入的提问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关注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或者生活化的提问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数学课堂的活动中。其次,教师的问题设置需要结合数学教材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活动。
2.提问需要有引导作用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进行加工的过程,而提问教学就是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发展的契机,在问题的诱导下,学生才能够有思考方向。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的内容时切忌提问的问题过于空泛或者简单,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答案,不需要经过深度的思考加工就能获得答案,提问难度也不能太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恐惧的心理,适度把握数学提问的难易程度,在提问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问题思考方向的引导,发挥提问教学的启发作用。
3.提问方式要具有多样性
        提问式一种概念性的教学理念或者教学手段,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问活动时,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丰富课堂的情境,避免学生因为某种形式的提问频率过高失去回答的兴趣,比如传统的师生一对一的对答方式就容易使得小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在设计提问方式和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运用小组提问、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提问内容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提问情境,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感知体验。
二、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1.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和氛围
        小学生的心理特质是比较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积极开展数学教育的课堂活动时,要注重以教学环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感官感知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小学教学的课堂情境当中。良好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有效地把握适度教学的原则,既要注意管控课堂的纪律也要保障教学的整体进度,要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也要防止小学生过于兴奋、激动而出现课堂的违纪行为。教师能够有效地结合活跃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小学生的回答积极性,使得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以树立,从而最大程度地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方式需要教师对整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情细化教学的问题。

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要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解图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于图形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的认知,就要先询问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理解,从字面意义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了解三角形是蕴含三个角的图形,在讲解三角形的边长数量、角的数量、角度大小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教室中或者家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的,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上的有效迁移。
2.优化数学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让学生能够明辨思考的方向,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解答或者思考出结果的时候,教师就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干预,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思维过于发散,思考过程缺乏一定的效果,对于一些问题的设计,教师还需要把握学生的理解力是否能够审清楚题目的意思。总而言之,教师在提问教学的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指引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问题思考情境。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类题目的时候,要注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找到新的思考方向,教师要注意,在讲解面积计算的时候要运用数学只是原理去推导公式,而不是运用记忆公式的方式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套用公式解题,公式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来说解决的效率并不高。教师可以结合图形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平行四边形可以拆分成什么样的图形,当学生了解其可以拆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教师就可以运用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帮助学生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让他们对公式的原理也更加清晰明了,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
3.结合课堂练习优化提问方式
        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有限,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于讲解知识,提问只是教学环节当中比较基础的辅助手段之一,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提问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优化提问的额形式,除了口头提问,还可以运用课件中的应用题情境或者教学辅助资料中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环节增加对于上一节课的知识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旧有的知识,巩固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后增加总结归纳的环节,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对于课堂的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有一些知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性,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运用提问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整体的数学记忆和理解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课堂小测的方式完善提问的情境,有些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好但是却不愿意表达,教师就可以用课堂小测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的课件展示,比如图片、视频、3D动画的形式,为学生构建趣味化的提问情境。
4.构建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
        教师在设计提问式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角色和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情境当中学习,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思考习惯需要结合以下几点策略开展教学活动。第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很多学生在教师询问他们听懂知识没有的时候,都会给予模糊的回答,学生害怕自己听不懂会被他人嘲笑,从而就不愿意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创建良好的质疑氛围,告诉学生要勇于提出问题,不懂就要问,对于有质疑探究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次,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表达自我的契机,让他们习惯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输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学习的品质在任何的学科当中都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对于一些学习态度不主动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逐步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疏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一直转变,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是当前教育进步的必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运用多种创新的提问方式优化学生的课堂思考环境。,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活动中塑造小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马丽娜.把握原则 讲究策略 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分析[J].考试周刊,2021(03):90-91.
[2]刘子晶.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