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0期   作者:向华梁
[导读] 伴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语文学科在整体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向华梁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语文学科在整体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1】。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对于国家提出的各项教育改革政策要做到积极落实。群文阅读虽然还属于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相比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更加积极的推动意义,能够间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文章就主要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以往教师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填鸭式以及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无法实现全面开放,课堂教学活动枯燥无趣,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阅读的灵活性相对较低,解答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只会机械套用模板。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发展,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于语文阅读探索的热情。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积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而在这一过程中,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进行语文阅读的方法,调动学生以往在学习中积累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量能够得到有效丰富,为学生日后进行更高质量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合理进行群文阅读组合选文,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以往,教师通过传统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承担着教书匠的角色,教材不仅束缚了教师教学的创造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严重脱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求。而在群文阅读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打破这一教学限制,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重新组合以及编排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2】。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多重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引导之下,实现自身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实现自身分析能力的提升。
        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阅读课题为基础或是以文章的中心主旨为基础,对课本中的文章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以及阅读热情能够得到充分激发。在实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文本编排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常规依据文章内容以及文章主旨、文章体裁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也可以依据课本中文本的表达方式以及文章作者等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在学生正式开始文章阅读之前,教师就需要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积极引领学生对自己所阅读到的内容进行重新总结和规划。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与后面将要学习的《苏州园林》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进行说明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手法,使学生了解不同写作手法的应用环境,一方面使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领悟本节课的教学主旨,促使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重视为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群文阅读能力
        从群文阅读法自身的角度来讲,由于现阶段的多数初中生都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同时缺乏丰富的阅读实战经验,因此在实际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重视向学生传授一些有用的阅读技巧,在他们阅读中的疑惑之处适时适当地给予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盲目进行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目的性【3】。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自身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找到两篇不同文章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通过某一个议题文本的组合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能够带领学生从不同题材的角度、不同作家写作特点的角度、不同写作风格的角度以及不同写作手法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以及分析,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例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鲁迅的文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实教学的角度来看,由于鲁迅文章的思想内涵普遍比较深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难度整体较高,导致多数学生对此都不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教师就需要将初中阶段涉及的鲁迅文章进行重新整合,按照文本中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作品不同的写作年代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一方面能够方便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深入领会鲁迅文章的深刻内涵。但是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教会学生一些有用的阅读技巧,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鲁迅的文章中虽然大部分内容属于实写,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对于现实生活现象的抽象,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鲁迅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判断。另外,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主张将鲁迅从中小学课本中剔除,理由是鲁迅的文章相对晦涩,理解難度较高,且其中的很多精神主张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社会发展,此时,教师就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辨析,探索鲁迅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在现实社会中是否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使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引领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为学生后续阅读活动的高质量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文本结构、字词以及文本的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环境过于枯燥。很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产生了厌学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激发【4】。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前设定好教学计划。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同时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结束一本书籍的阅读,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在班级内组织一些读书分享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交流阅读感悟。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的过程中,由于《红楼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必读的内容,但是由于半文言的小说文本呈现方式以及较长的小说文本篇幅,很多学生都很难坚持读完。对此,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可以尝试为学生设计阅读计划,要求學生每周阅读固定内容,隔周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同时也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传统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朱雨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2]杨志云.初中语文“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72.
[3]潘劲松.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70.
[4]张沥文.基于部编教材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20(3):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