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飞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一小实验学校 湖南永州 4259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阅读教学。原因在于教学中往往过多地凸显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导致“费时低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阅读量少、阅读比重低、阅读情趣与品位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要作出改变,将开放、创新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阅读中突破固有的思维,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因此,教师要积极思考和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和学习基础以及学习阶段的需求等,选择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广阔的、开放的、符合个性需求的阅读环境中,实现自主阅读。
关键词:语文阅读;开放性;教学方法
1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足的原因
1.1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阅读是一门学问,它十分讲究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必须要用对方法和技巧,才能够抓准文章的重点、深度理解文章的内涵。并且,阅读理解题是小学语文试卷中的“大题”之一,也是得分最难的题型之一,因为难度大,所以更要采取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但就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深度阅读时都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所以实际阅读效率较低,有时甚至把文章翻来覆去地阅读了好几遍,仍旧不能有效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见,若想提高小学生语文深度阅读的能力,先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2缺乏足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调查显示,缺乏足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是导致小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不足的一项重要原因。小学生从年龄上而言还都是孩子,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以一定的兴趣为支持,才会产生较高的积极性。同样,当学生对阅读具有浓厚兴趣时,自然就会抱以高涨的热情主动去进行阅读;而当学生对阅读兴趣寥寥时,则无论教师再怎么督促,也很难产生阅读积极性,甚至还可能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小学语文中的很多课文不仅需要学生通读,还需要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也就是不仅要将课文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还要深度理解课文的意思、内涵、思想及感情等,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所以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因而,提高小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的前提,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3缺乏良好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
深度阅读不是光机械化地“读”就能读出来的,它需要阅读者具备良好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一个人的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虽然与先天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却是后天的锻炼与积累。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多联想、多体会、多感受,才能够逐渐提升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进而更好地进行深度阅读。这其实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在现实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急于求成,恨不能将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都一次性灌输给学生,并强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导致实际教学的成效不高。
2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
2.1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确保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再加上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就会造成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差,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2.2学习能力的影响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中以理解障碍为主,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因为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与主旨大意,造成自身的阅读理解质量与效率下降。
2.3师资力量的影响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身的定位比较高,认为自己以一个成年人的知识、阅历和能力,来教授小学生绰绰有余,没有必要再去学习、进修,因此自身缺乏一定的终身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受到影响。
3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
3.1抓一词活一课
有些课文,如果说有一个“点”能够准确地体现文章的中心并贯穿全文,通过教师的着重讲解、深入品析,就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点”往往体现在个别词语上。教学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课,应紧抓题眼“情深”一词,引领学生感悟母爱的深沉。从文中一帧帧画面中可以发现:母爱“深”藏在震耳欲聋的缝纫机声中,“深”藏在母亲单薄的身体上,“深”藏在母亲皲裂的手指上,“深”藏在四个“立刻”中,“深”藏在母亲塞钱给我的动作里,“深”藏在我的鼻子一酸里。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心去阅读、去思索、去感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抓一句串一篇
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有关键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深入感悟人物内心,体悟人物形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六部分的小标题,让学生围绕着这六个小标题讨论交流对鲁迅的印象。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这六件事是用哪句话串起来的呢?学生通过读书交流,快速找出了关键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就是这句话串起了全文,也正是这句话对鲁迅先生的形象作了精准概括。鲁迅作为“我”的亲人,他时时关心“我”的成长;鲁迅作为一个革命“战士”,他处处关心身边熟悉、陌生的中国同胞。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才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才会出现追悼会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3.3辅助阅读法
在教学中运用辅助工具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抽象和具象、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多维的、开放性的想象空间。所说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还包括多个学科、多种形式的组合,如,音乐、绘画、歌唱、表演等形式,讨论、调查、参观、采访等方法。
3.4追踪式阅读
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节选片段,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如教学《骑鹅旅行记》(节选)一课,可以先对作家和这部作品作简要介绍,特别是主人公尼尔斯,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习完节选的内容再出示全书目录,以“鹤之舞表演大会”或“大海中的白银”为例,巧设悬念,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这些题目来猜一猜故事内容。在“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小说中未知故事情节的好奇心,从而使其有继续阅读的欲望,为文章的整本书阅读打下基础。
4总结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就能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4):100-103.
[2]陈雪菲.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4):32-36.
[3]朱佳佳.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