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 410208
〔摘要〕 近年来不时出现有关“精日”的新闻事件,厦门大学田佳良受处分揭出“精日”已蔓延到大学生群体,意味着高校要加强教育进行防范。“精日”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实质上也是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高校可通过课内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课外组织经典诵读、注重思想引导及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等措施多管齐下,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有效防范“精日”现象,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圆满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 高校;精日;传统文化;爱国教育;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随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着重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身处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浸于互联网,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醉心于服饰、动漫等日韩文化,爱国情怀尚未具备,反而对本民族文化有了隔膜,甚至产生偏见,时下的热点现象“精日”就是一个极端反映。
一、“精日”现象概述
“精日”现象广泛进入公众视野是2017年8月,李某等四个所谓的“军服迷”穿着仿制的二战日本军服,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广场(弹孔墙)合影并将事迹以图文形式通过网络传播[[]],民众对此强烈不满,遂在网络上以“精日”一词指称其人。2018年以来,更多的“精日”恶行被新闻媒体频繁曝光,外交部长王毅直斥为“中国人的败类”又以厦门大学田佳良事件为新一轮关注点[[[] 环境与生态学院.关于对田佳良同学处理情况的通报引发全社会对高校涌现出“精日”现象的深思与忧虑。《前线》期刊界定“精日”为“精神上向往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一群人不免流于空泛。根据已有文献分析比较,张建军与张生两位下的定义较为合理,他们认为“精日”是指“从精神上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的思想畸形人群,这类人群中有些极端崇拜日本,甚至到了仇恨自身民族、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的地步。这类带着深厚媚日、极端反华心理的人群,长期宣扬反党、反国家言论,污蔑、丑化、中伤党和国家领导人,甚至丑化中国历史、对历史事实进行歪曲抹黑,在社会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由这个定义可知,此类群体潜在危害性巨大,会对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造成影响。
二、“精日”现象成因
社会上的“精日”现象形成原因多样,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成为其中一员则令人费解,如最近的焦点人物——厦门大学在读硕士田佳良,她此前因成绩优秀,表现良好,被保送到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读研,又继续免试攻博,同时担任学生会干部——这么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却在言行上对本民族大加鞭挞,肆意谩骂,不禁让人深思:“精日”现象为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兴起?
(一)民族认同感丧失
这其中的民族认同感,就是人所共知的爱国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分量很重。中国历朝历代诗词文赋无不以正统自居,论正统的学者粗略统计有近两百人他们热情讴歌爱国人物,鞭挞贰臣,在修史的过程中也一贯保持正统的史学观,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蕴含了可贵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诚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爱国和忠君相连],这些糟粕自然要舍弃。
(二)文化自信心缺失
大学生“精日”畸形思想的形成,与文化自信心缺失息息相关。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先生将文化和思想的关系概括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形象地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这种畸形思想正是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载体后产生的。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义务继承弘扬好;其实只要深入了解,窥见堂庑,都会深受震撼,叹服其精妙独到。“精日”中大学生群体不了解所崇拜的日本文化正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全面模仿中华传统文化最终融合入大和民族文化之中
三、“精日”现象危害
“精日”现象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一)危害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精日”分子表现出攻击和否定中国文化,鼓吹日本先进论、文明论,散布中国落后论、野蛮论。这种现象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树立造成严重影响,更是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伤害国民的民族感情,对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巨大挑战。
(二)危害国家利益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精日”分子丧失民族认同感、缺乏文化自信心,在民族和文化上产生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视自己是日本人为荣的畸形错误思想。这种现象将不可避免地混淆广大人民群众的视听,给民族和国家利益造成危害。
四、“精日”现象防范
言行显露的“精日”必受法律制裁,国家正在制定保护英烈的法律,并提议对“精日”进行严惩[[[] 时政频道.英烈保护法草案拟增加条款,惩治美化侵略战争行为,对此没有宽容余地;至于思想上有“精日”倾向的大学生,高校只要教育得当,对其加以合理引导即能防范。高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重要场所,以爱国主义为一大主旋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可在意识形态教育上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采取多种手段普及并敦促在校生继承弘扬,浸润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学生才能避免“精日”倾向;同时能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习总书记对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落到实处。惟其如此,大学生才能立大德,高校才能树好人。
(一)课内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场所,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可以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期内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并将此作为考核要点之一;如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则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范围,有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课程更可以通过必修课的形式来达到目的。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讲》等必修课以及定期举行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等,让学生在校求学过程中即具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树立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和热爱。
(二)课外组织经典诵读
中国历来讲究诵读,认为熟能生巧,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则更明白无误地揭示出诵读的重要性。现代学人同样赞同经典诵读的作用,张三夕先生在《国学经典与人生修养》中也提出要大力诵读经典[[[] 张三夕.国学经典与人生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散落于历代的典籍中,其著名者如先秦诸子的文献、四书五经乃至十三经等等,这些经典都需要熟读才能揣摩玩味出其中的内涵并内化入心,达到陶冶情操的终极目的。高校的爱国教育就可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活动,不但令学生深受启发教益,不向“精日”倾斜,更能让广大学生受到熏陶,具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做到一心为校,一心为国,一生为民。
(三) 注重思想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从思想上约束高校的学生,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党员。我们党要求的是集体利益至上,要时刻准备为党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集体为中心的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集体本位思想不谋而合。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父母尽孝须让位于为国尽忠,这种重视集体的传统文化要求与我们的党建理论是一致的。其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修养也能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因为我们的党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不能徒靠振臂一呼树立起来,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皈依。作为新时代高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必须时时警醒自己,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的防微杜渐、君子慎独来约束自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思想上必然难以端正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思想上引导大家的思维观念,对高校抵制“精日”现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组织师生赴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全方面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五、结语
“精日”用很偏激的方式揭开了民族伤疤。高校要坚守思想阵地,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重要手段抵御“精日”现象对大学生的侵蚀,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加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才能按照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 习近平报道专集.(受权发布)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5-3)[2018-6-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2] 国际频道.四男子穿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拍照,警方通报处理结果[EB/OL].人民网(2017-8-23)[2018-6-18].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823/c1002-29490143.html.
[] 国内新闻.外交部部长王毅痛斥精日分子:中国人的败类[EB/OL].中国青年网(2018-3-11)[2018-12-18].http://news.youth.cn/gn/201803/t20180311_11492952.htm.
[] 环境与生态学院.关于对田佳良同学处理情况的通报[EB/OL].厦门大学(2018-4-23)[2018-12-18].http://cee.xmu.edu.cn/articles/guan-yu-dui-tian-jia-liang-tong-xue-chu-li-qing-kuang-de-tong-bao.
[] 本刊特约评论员.“精日”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J].前线,2018(4):54.
[] 张建军,张生.关于“精日”现象的思考与建议[N].南京日报,2018-03-01(A10).
[] 星探.厦门大学研究生田佳良事件始末:洁洁良是谁个人资料遭扒[EB/OL].深圳热线(2018-4-23)[2018-12-18].http://film.szonline.net/souluo/20180423/xingtan47526_3.html.
[] 陈福康.读饶宗颐先生《国史上之正统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4-140.
[] 刘子靖.与爱国主义传统相关的两个问题[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24-25.
[] 袁贵仁.袁贵仁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540.
[] 严绍璗.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的命运[J].文史知
识,1986(3):66-72.
[] 时政频道.英烈保护法草案拟增加条款,惩治美化侵略战争行为[EB/OL].新华网(2018-4-25)[2018-1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25/c_1122739446.htm.
[]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3
[] 张三夕.国学经典与人生修养[J].广东社会科学,2011(1):75-77.
[]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