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茹梅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北郊小学 723200
摘要:以文识字“奉行”“ 语境是水,词是鱼”的理念,坚持语言环境中的识字,贯彻“词不离言、词不离句”的原则。学生识字始终不脱离对字义的应用。单一、枯燥的识字学习活动定会让学生感到疲倦,容易分心。而识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要继续巩固复习,一开始就失去耐心,后面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很差。因此,识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如何实现高效益随文识字教学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随文识字;识字教学
既然是识字,就要兼顾字的音、形、义。用文字识字也不例外,在识字的过程中。汉字的音、形、义都考虑在内,但学生识字更注重对“字义”的理解,所以严格说来,随文识字是一种正义的识字教学法。因此,教师通过语境信息等与读写相关的知识来引导学生猜测意思,即使不能完全准确地猜出意思,但也不能当它阻碍了对全文意思的理解时,学生也可以暂时保持悬念,等到单词再次出现并且有更多上下文信息时,再猜测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生词和生词的接触。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单词。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对困难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如何实现高效益随文识字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希望对各位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结合文本语境,猜读字义
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纠正学生误读、容易出错的生词发音。一些学生能读懂的简单单词不单独指导,学生可以自己读。在课外阅读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只能用拼音自己读汉字的读音。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拼音读汉字,读好句子。遇到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但是学生在阅读中的指导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境猜测字义。
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期间,教师就结合文本语境,为学生提出了数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随文识字。包括“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这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形式进行阅读,在掌握基本文章大意情况下,实现对于牛吃东西的特点,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这期间,学生能够对“旅行”“旅游”进行词义上的区分。并对“捉迷藏”“答应”等生字词进行字义了解,最终实现初步的生字字义理解和记忆。学生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实现对于课文内容的记忆。
二、借助文本阅读,推测字义
文本读写能力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是语言环境中的读写能力,而学生对于字词的认读能力也是基于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每篇文章都是由独立的生词组成,所以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是识字的巩固和延伸。每个新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迁移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类比,但是三年级学生可以借助文本推测字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巩固所学,让学生认识更多生字词。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色的草地》课文期间,就借助文本内容,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期间,鼓励学生进行了大致阅读。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蒲公英”字眼进行了越过,但是随着后续文本的解释,学生逐渐明晰“假装打呵欠似的也绒毛朝我脸上吹”的是蒲公英。这样。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适应此类型阅读模式,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孔雀舞》、《落满霞光的竹林》、《快乐的球赛》等文本,让学生在推测字义过程中享受阅读过程,增加识字容量。
三、借助文本感悟,联系字义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喜欢模仿别人的做法。同时,学生的共情能力更强,他们更相信文本中描述的世界,并乐于将之想象出来。基于此,读课文时识字虽然是文本之外的,但是能否有效地运用到阅读中,与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应向学生示范如何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此类策略,结合文本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推测句子的意思,甚至字词的含义。这样,教师还可以及时展示和跟进学生的识字记录,掌握和引导学生用正确方法背这些生词。
例如,教师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期间,也同样利用了随文识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火冒三丈”“垂头丧气”“大惊失色”等生字词进行了词义猜测。文本中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品格、不同性格,导致了他们有正能量或者负能量的话语,正是学生对于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提前了解,才能感悟文本中对话内容的大致含义。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首先为学生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及表情,也为学生理解文本背后陶罐和铁罐的感情提供了助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又因为教师的指导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能够满足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识字需求,所以学生能够在跟随教师或者自身认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率的生字词学习和理解。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并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需求,给予学生合适的文本资料及科学规范的引导,实现高质量的随文识字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尧. 探究随文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19(25):35-36.
[2]管娴乐. 分析小学语文中年段随文识字教学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