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陈永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入了学校和家长的视线,
        陈永梅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   277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入了学校和家长的视线,小学生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初级阶段,心理教育对孩子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做出探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家校共育策略
        引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族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家庭的教育和来自学校的教育之于学生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健康成长的孩子,不仅是身体发育没有缺陷和没有重大疾病,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常的融入社会的能力,因此学校和家庭需要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家校共育的概念
        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培育。如果把它放到家校层面来看,就是家庭和学校两方协同共力,共同培养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所谓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都能有所长进。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要想让孩子的素质全面发展,则必须要五育共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便是五育。之所以要提出家校共育,是因为学校或家庭所能提供给孩子的教育都非常有限,但如果二者可以合力,便能事半功倍。
        二、家校共育对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家长认为把学生交给了学校,学校就要负起全部的责任,各种观念导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家校共育的出现就是要改变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念,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就会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这样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校老师关心,在家庭父母呵护,学生就会感受到关爱,小学生对外界环境还是比较敏感,所以良好的关爱会让学生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在小学阶段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家校共育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问题
        (一)家校沟通渠道狭窄,沟通方式单一
        目前,学校家庭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打电话、发短信。学生只要没有重大事情发生,家长一般是不会到学校与教师交流学生情况,被动地等待教师开会通知;教师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作业、备课等繁杂事情,也很少采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由此造成了家校沟通的隐形障碍。
        (二)家校教育重智轻德,教育理念有待提升。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参照标准,成绩好的学生就容易受到一些优待,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边缘化,给学生的成长留下不愉快的成长记忆。
        (三)家校教育水平经验化,教育专业化水平还需加强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呈现出经验化和感性化的状态。对于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的变化,很多家长并不了解。

特别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冲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及时更新,由此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和谐。
        四、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为目标
        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对学生们的影响是长期的,家庭中亲情关系、生活习惯、家庭氛围等方面,都是对学生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则是有学校的全面教育资源,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学校专有的校风来实现对学生们的教育,最终达到教育目标。对此,家长们要正确认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起来,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和全面负责,权利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理念。同时,老师们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受到一样的教育,形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家校合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智重德并育
        世界上大部分家长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者,他们尽心尽力、时刻操劳,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总会有很好一部分人他们在孩子们受教育过程中,总会在行为习惯、教育理念等方面表现出自己所理解的家庭教育理念,尽管自己的理念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所冲突,从而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影响,这样做无疑是让学生的成长受到阻碍,是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养成。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活动来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同时家长们在孩子们受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校的教育理念,这样学生们在学校时所受到的教育理念和在家庭中的所受到的教育理念是“相似相溶”的,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受到关心,健康成长。
        (三)学校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学习
        教师要关注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沟通等方式纠正家长们的旧观念。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汇报给学生家长,让家长有一个了解,遇到问题时,教师和家长也能共同制订教育计划。这样也可以调动家长对小学生关心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家长对学生比较关心,教师也关注学生的生活,利于学生性格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师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共同促进家校共育的教学效率。
        (四)完善并增加家校沟通的渠道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家校共育新模式。学校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构建心理网站,在网站上宣传相关教育资料、案例,家长进入学校网站了解查找自己所关心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MOODLE教学平台、QQ群功能等信息手段,将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及时地告诉教师,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教育动态、了解班级教育状况、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及时地观注、了解、处理孩子在学校的发展状况,从而实现高效、便捷、互动的家校共育。
        结束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心理教育是塑造孩子品质的重要教学手段,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确立心理教育的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为祖国的小花朵们浇灌好心灵之田。
        参考文献
        [1]李卓霏.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4):13-14.
        [2]方春,李亚林.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2020,(17):79.
        [3]宋殿辉,周凤.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神州,2020,(1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