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独立学院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吴晗
[导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吴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330038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生活质量关系到高校党建基础,这是教育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发挥党员作用,教育青年学生的重要渠道,在党的严格治理的背景下,大学生党支部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生活,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其作为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组织生活;党支部;创新
        引言
        在新形势下,规范科学地开展党内的政治生活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托,也是锤炼党员党性修养的关键手段,学院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也是学院党委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学院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仍存在缺乏实效性、创新性、严肃性、规律性、民主性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强化举措,推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党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领导作用,推动学院的进步和社会的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学院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
        (一)学生党支部力量配备不足。
        近年来,各大高校加大了学生党员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被凝聚到党的队伍中来,学生中党员的比例不断提高,但给组织生活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而辅导员平时事务繁多,又缺乏党内政治生活的锤炼,缺乏对党建工作的研究,导致了学生党员对党的认知不够清楚,对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理解的不是特别到位,对高校的党建工作不是特别理解,在我们高校中,没有专门的党员老师来锤炼、提醒学生,这样会使我们的学生基层党支部的力量不足。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在机制方面存在欠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组织结构普遍采用学校教学部(校-院-系)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学校内许多学生党支部没有制订党的组织生活规章制度,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好的工作量化指标,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一些已经制订相关制度的支部也没有很好地执行,缺乏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评价、考核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高校学生组织生活有效性发挥的难度。
        (三)学生党员对党的组织生活不够重视。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状况还算良好,坚持并规范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但与此同时还是缺乏了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曾经有调查报告表明,党员认为,党在新时期的组织生活非常重要,占59.60%,较重要的占38.30%。但是,教工党员对“三会一课”制度的概率表示清楚的是19.20%,学生的党员”“基本清楚”占13.51%,“不太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占9.00%。
        (四)学院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方式较为单一
        当下的基层党组织生活中由于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很多学生党员失去了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很多基层党组织的生活仅局限于传达上级的意见精神和学习上级的文件,这种理论式的学习生活不能够引发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整个基层党组织的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党组织生活内容较为单一,也不能够解决学生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难免导致党员们不愿意参加基层党组织生活,进一步阻止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开展。所以,如果基层党组织平时活动较少,仅仅是党的生日进行座谈会,上级有文件学习文件精神,那么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也会缩减。
        二:提高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加强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党员作为整个党组织生活的重要主题,必须要提高对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加强对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有效地提高党组织活动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党组织的相关责任人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等,这样才能够严肃基层组织生活,促进党员提高其自身的党员觉悟以及修养,加强党员内部的团结,促进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进一步开展,并且鼓励党员努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党员们提供更加宽松、优质的组织生活环境,让党员们畅所欲言,及时地了解党员在学习生活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有效地解决党员的学习生活问题,进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活质量。
        (二)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推动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组织地开展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必须要培养和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当然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具备坚定的党性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生活中认真的落实和贯彻党的重要理论方针政策指导生活,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以党员的重要品质和素质来严格要求自己,使得党员们能够充分发挥其表率和领导作用,推动学院的进一步快速、稳定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重要作用。
        (三)改变单一的组织生活方式
        为了提高党员们参加基层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必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这就需要党组织负责人应该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从而提高党员的归属感。通过组织各种多样性内容丰富的党员活动,使得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组织生活当中来。比如: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后,党员们应该迅速的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的重要精神,自觉组成宣讲团,在学院内传达党的精神,遵循党的决议,执行党的命令,提高大家对党的认识,解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四)完善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机制和体系
        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党组织生活,应该完善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和体系,能够定期的为党员们提供各种理论学习以及专题讲座,积极地组织党员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来,从而全面地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为了提高基层生活的质量,也需要完善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比如,要严格每一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纪律,要明确记录每一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对于不参加的党员要书面请假,超过三次不参加者要进行谈话,通过严肃纪律,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纪律性。
        三、学院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创新。
        (一)坚持日常学习生活党员带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院从宿舍管理入手,为学生党员和宿舍设立示范岗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是大多数学生群体的先进代表,他们是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应在建设安全文明宿舍的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与其他学生共同营造安全,健康,舒适,和谐的宿舍生活环境。“党员文明示范岗”的设立,进一步提升学院在宿舍管理方面的成效。
        (二)开展支部联合党日活动。
        虽然组织生活相对稳定,但大学生党支部的党员都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创新更加突出。

我们需要开展实地考察的实际活动,积极推进制度化的“服务”,为祖国人民服务。组织各支部共同学习、讨论、观看纪录片等,加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增加支部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
        (三)树立身边优秀党员形象。
        如今,网络媒体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非常突出,这种优势应该在组织生活中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勤奋严谨的优秀学生党员为榜样,培养党员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态度;树立扎根西部做贡献的先进毕业生党员为榜样,提高党员艰苦奋斗的决心;树立兢兢业业的骨干教师党员为榜样,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每年,学院将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员进行评价和表彰,抓住党员和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亮点,呼吁其他党员与他们保持一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将成为年轻一代接力斗争的现实。党的先进党员形象的建立,可以帮助党员和同志用它们作为学习的榜样,严格遵循党章的标准,严格反映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不足,工作难以纠正,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院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创新。
        从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由辅导员的支部书记支持或直接参与指导。实施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非常方便,大多数学生党员也对每个政策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责不仅是政治思想领域的先行者,也是学生活动的积极爱好者。他们是促进各种学生活动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骨干学生。骨干学生是来自学生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都很成熟。他们负责班级的组织,不仅可以调动每个人的力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想。成功更容易。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们的教育效率。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功能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和分析自己,提高道德水平和行为控制能力,为社会做好准备。同时,课堂建设实践证明,在课堂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班级团结,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工作能力。并带领每个同学通过和前进。
        五:学院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载体创新。
        (一)把党员放在“线上”、党支部挂在“网上”、党组织建在“云上”。
        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党员沟通团结,团结党员,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的时代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同时他们也是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力量,这样可以达到线上线下的双重效果。利用互联网快捷方便的优势,我们将振兴党支部的“互联网”。通过QQ,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建立党员网络信息,建立QQ群党支部,建立党组织微信公众号。让党的最新新闻动态通过新媒体的形式,使每个党员在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次学习,并在第一时间报告。通过专题评论和互动交流思想,及时把握党员信息动态,吸引党员关注,关心当前政治问题,增强党性。更好地实现网络,电子,方便,高效的党支部组织生活运作。
        (二)建立党员网络信息库,健全党员组织评价体系。
        2014年6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明确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党员发展、审批、信息库建立等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立党员网络信息数据库,施行全国联网。真正把党员放再“线上”,施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党员网络管理体系。党的积极分子的建立和培训,发展目标的识别和调查,党员的准备,党员教育的准备,调查和纠正,以及建立在线申报,评估,审批管理制度我们将改善党员个人信息,实现“网上”交流,建立党支部“网上”会议制度,签署“网上”,并提交“思想”。建立党员评价评价体系,实现党员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三)创新“自助小组”构筑党支部“网络之家”。
        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开放的群体,是新时代和新事物的主要受众。信息访问速度快,频道高,灵敏度高。“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虚拟性、方便性、直接性、快捷性,全天候、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直接深深地吸引了大学生群体。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大学生的独特特点,及时正确引导。党建工作要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网络,更重要的是走进每个党员的思想,更好的把党员教育方式做到信息化、网络化,把党支部建设做到多维化、立体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建立党支部的“网络之家”,及时了解党员信息动态,做到及时引导教育。创新“自助小组”利用网络党支部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对热门话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使用网络信息系统提交想法和报告;网络实时报道最近的组织生活;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来监督组织生活和考试。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上党支部”的监督管理体系。
        “互联网+”时代,把党员放再“线上”、党支部挂在“网上”、党组织建在“云上”,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手段建立方便、快捷、高校的党支部管理平台。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党支部”的监督管理,做到建立与管理并重。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强化网络骨干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兼职网络骨干人员,做到党的理论宣传和自身建设相结合。制定网络党支部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党支部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党支部网路管理落到实处,严格管理制度,党员定期签到、定期参与组织生活、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建立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周报、月报、年报制度进行收集归档;定期参与党员民主评议、考核;党费收缴、民主评议、评价考核做到网上公开,接受监督。此外,还要注重网络党支部与实体党支部的结合,注重开放性与保密性的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应对体系,实现学院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并且在发展中不断的优化调整战略体系,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党组织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志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1-85.
        [2]姚思敏.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措施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5):121-121.
        [3]于松华,马猛.刍议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5):28-28.
1981.11,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讲师,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理论、党建

        2014年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编号:JXGXDJKT.QN-201454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为例》
        2020年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编号:20DJZD024)《红色故事案例教学法融入党课党员的凝聚力培养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