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宋兆祥 王南冰
[导读]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开设此类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宋兆祥 王南冰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开设此类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从建设完善通识教育平台、探索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加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期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一 引言
        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继承并发展了亚氏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古典人文学为主要内容、以开发和培养人的理性为内涵的教育。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应用于大学的教学。其基本思想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古典人文的、社会的、科学的和综合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加以系统和有机地整合,在学生致力于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如今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加强通识教育,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培养智慧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这些学校的共识(冯永刚 魏敏敏2020)。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明确指出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二 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中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受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支撑,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人的素质,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朱丰良 2018)。这对于各种教育阶段及其教育活动具有总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指针的意义。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学生需要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熏陶,高等学校教育活动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其成为具有完善人格和内在独立精神的人。人文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成为高校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所在。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人文素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校教学中植入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为他们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撑,培养出大批蕴涵人文素养和具备健康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应当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应当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热心支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作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勤奋学习,掌握现代前沿科学知识,热爱、维护和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高校大学生必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离不开高校通识教育的培养。
三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
        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其基本载体----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涉及到教育理念、课程总体规划、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李其原 河渠 王伟 2021)。
        (一)没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核心理念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目标。部分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把通识教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这跟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程整体规划不到位,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是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开设,很多高校并没有对通识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这就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课程总体结构失衡;各类课程比例不协调,知识结构不合理,覆盖面非常有限;不同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课程缺乏,缺少跨学科、跨文化的课程;各门课程仅仅是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结合体,内在的关联性不强,缺乏统一目标,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无法完全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要求。
        (三)与实习实践性课程缺乏融通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普遍以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主,不重视实验性和实践性教学。实验实践性教学只是理论课的附庸,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二者缺乏有效的融通。此种情况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导致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实践相割裂,难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多元化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简单化,考核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以校内教师进行大班授课为主进行,缺少校外名师授课、小班讨论、2-3人的合作学习、通识课实验等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模式趋向简单化。在考核方式上,以传统的考试为主,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忽视对学生的内在人文素养、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或者此类考查流于形式。
四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改进措施分析
        (一)建设完善通识教育平台
        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应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一是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知识的课程,具体涵括自然科学与探索、社会科学与道德、艺术科学与审美、人文科学与文化等领域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均衡的知识结构,全面且多角度地看待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整个宇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所需要的非专业课程的学习。二是以培养大学生听、说、读、写和交流方面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技能类课程,通识教育中的此类课程应当以写作训练课程和外语类课程为主。
        (二)探索实施知识、能力与素质一体的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
        首先,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立足国家对通识教育的定位,综合各门课程的专题讲座与师生互动讨论、线上教学与线下搜集阅读资料等多种形式,构建学生分组讨论与师生互动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研讨与讲授结合的多样化高校人文素养通识课教学体系。其次,通过邀请校外专家授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和现场示范等方式汇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实践校内教师加校外专家、名家联合授课的常态化教学模式。最后,创新知识讲授、兴趣引导与人文素养提升相融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外经典,培养批判性和多元化思维;自主开展探索和科学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生学习知识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三)加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张可 孟佳:2021)。高等学校应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诗词、文学名著导读、中国科技文明史、美学导论、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等核心通识课程为依托,把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贯通起来并连成一体,将教师的课程教学与学生的课外自学、教师的在线教学与学生的课下创业、校内师资力量与全国高校名师有机结合在一起,将高校创新创业与其所在地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中小企业连接起来,打通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屏障和藩篱,在开展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接入创新创业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交融互通的新型教学体系。
        (四)建设通识教育实践基地
        在人文素养通识教育中,社会实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理解,在较短时间内将其转化为个体知识储备,迅速提升本身内在的人文修养和素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建设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有些地区还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的森林公园。
        高校应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和建设,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文化和地方传统民俗等内容纳入课程当中,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在上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开展现场教学,使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或自然人文遗产相结合,形成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基地紧密融合、相互补充的相关模式,在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实效性。
        (五)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高校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一般采用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很多高校,借助“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国”、“三人行慕课”等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实行“全托管”管理模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网络选修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该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如回答问题情况、在答疑中向老师提出问题、向老师提出富有价值的教学建议、积极参与讨论等。二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设置和考核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量化评价指标,对作业完成情况、课程音视频、章节测验、分组任务、章节学习次数等进行不同权重的设置,以引导并激励学生们对人文素养课的学习。三是学期末要求学生写一篇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或研究论文,一方面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借此锻炼和提高学生们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教师根据论文写作的情况,提供综合性评语并打分。通过上述线上与线下密切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学生们对本课程总体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来。
结语
        当前,人文素养通识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这是时代进步、国家发展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随着通识教育对教师教学要求的提高,如何围绕课程教学和慕课两大模块建设好通识教育教学平台;如何将知识的学习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融为一体,探索新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实行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合理地引导;如何将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都是以后需要持续深化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冯永刚 魏敏敏 2020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挑战及启示,《当代教育科学》第3期:59-64。
[2]张可 孟佳 2021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河北日报》。
[3]李其原 河渠 王伟 2021 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问题研究,《现代交际》第36期:117-118。
[4]朱丰良 2018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方法:省思与展望,《现代教育论丛》第2期:21-25。
        作者简介: 宋兆祥(1979-),男,汉族,山东胶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王南冰(1980-),女,汉族,河南淇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to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Song Zhao-xiang,Wang nan-b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109,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Education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local colleges.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particular?theoretical basi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However,there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These measures includ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exploring the teaching model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competence, and quality,improving the integr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ssessing mechanism.
Key words:local colleges;General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