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林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
摘要:PBL,中文名称是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们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以保定市古城区街巷变迁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对保定古城区街巷进行实地踏查。从中感悟历史、以史明鉴,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保定街巷;家国情怀
街巷是一个城市无言的历史书,它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进程、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通过这些立体直观的画面,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城市背后历经风雨的故事和蕴含的家国情怀。
1.保定古城区街巷的历史变迁进程
保定范围内的原始村庄,可向上追溯万年,而城邑的出现,可追溯至初秋时期,由此可知上古时期保定地区已经有了相对集中、繁华的城市文明。明朝建立后,设保定府,把大宁都司迁至保定城,负责京师附近的安全与保卫,总兵署设在保定城内西大街北边,驻军比以前更多,显示出重要的军事地位。元朝定都大都(今天的北京)后,设顺天路,后又改为保定路,寓意“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成为护卫京师,集政治、军事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到了清代,保定城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有着衙署多、会馆多、学校多、军营多、寺庙多的称号。直隶巡抚迁至保定,保定成为直隶省省会,后又改为直隶总督,在府省前街直隶总督署,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地方衙门,既管军、又管民,还建有保定道衙,保定成为省、道、府、县四级行政机构所在地。晚清时期,保定城区格局开始改变,开始修建铁路并在西关外建火车站,西关外逐渐建起了建筑物,形成了街巷,另外在南关外府河两岸,依托码头和航运,建起规模较大的发电和面粉加工企业,产生了现代工业建筑,形成了人口聚集的街巷,同时东关街巷也开始向外延伸,突破了城墙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后,保定开始了和平建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国家重点项目落户,形成了西郊工业区,增加了大量工业建筑,形成了工人聚集的街巷生活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旧城区开始进行拆迁改造,老城的街巷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过去街巷的平房胡同,已经成为小区式的单元楼房,老城区的街巷已经为数不多,他们点缀在现代化城市中,成为保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实物载体,诉说着保定古城的历史。
2.保定古城区街巷历史文化的特点?
保定古城城区面积不大,占地仅9平方里,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南唐胡同、省府前街等19个街巷胡同,蕴涵着城市发展的线索和旁证。保定古城街巷历史文化悠久,是燕南赵北之地,是宋辽交锋之地,是军民抗日的敌后战场,有催人奋进的改革创业故事。街巷中官衙众多,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有大小衙署70多座,保定古城是全国省衙,道台衙门、府衙、州衙和县衙融为一城的城市,衙门多,衙署办事人员多,众多的幕僚、书吏的后代移居保定,这给古城保定灿烂文化打下丰厚的奠基。街巷中寺庙众多,有关帝庙5座 ,另有文庙、成王庙、城隍庙、东岳庙、火神庙 、刘守庙等,它们分别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面。
据记载刘守庙当时香火极盛,成为城区一大盛况。街巷中会馆众多,保定作为“护卫京师”的畿府重镇,是南方诸省进京必由之地,是京南几省在保定的同乡为解决其同乡子弟赴京赶考或商贾赴京途中住宿之便,陆续建起了会馆。街巷文化凝香,保定古城作为明清省府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这片并不算宽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精典的名称,比如:莲叶托桃(连夜脱逃)、槐茂酱菜被称为‘太平菜’等,形成独特的老街文化。
3.通过项目式学习感悟保定街巷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通过“探寻保定街巷变迁”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寻找和发现保定市街巷中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直隶总督府作为学习的主题,了解直隶总督府在清朝的重要地位,认识历史上有名的直隶总督,如在任时赴天津处理“天津教案”的曾国藩,有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有在任时创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袁世凯等,熟悉重大历史事件,如镇压农民起义、兴农治水、察吏安民、外交事务、办理洋务及推行新政等。实地参观和考察后,了解了清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清朝初期曾经非常强盛的中国,到了近代会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直至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十分落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极端困苦?让大家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透顶、闭关自守的清朝政府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根源。通过这一段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知古鉴今”,让他们明白,正是有了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斗争,以数千万先烈的牺牲为代价,才挽救了民族的存亡,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强大的凝聚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同时,引导学生“以史为镜”,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敌对势力仍然存在。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结束语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千百年了来形成特色鲜明的古城历史和街巷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保定古城街巷的变迁,可以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更深刻的直观印象和体会,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02).
[2]赵东旭.河北省保定市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保护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
[3]周辰 王卫平.北洋集团与保定城市近代化[J].历史教学问题,2020(02).